遷徒的候鳥
打運河最后注入錢塘江,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吸引了大量遷徒的候鳥,亦成為水運碼頭一景。
在水運業(yè)相對鼎盛的時期,紹興安昌鎮(zhèn)是浙東航運線上的主要商埠碼頭,千舟競發(fā),商賈云集,經(jīng)濟發(fā)達。同時也是連接紹興西北部、蕭山東部乃至毗鄰的上虞、杭州等方圓百余里之地的產(chǎn)品集散地。尤其是棉紡織業(yè),在公路交通尚未成熟的年代,安昌“挾水運之利,仗物產(chǎn)之豐”成為當時整個浙東地區(qū)的重要棉花集散地?v橫相連阡陌交錯的河道水巷,成為當時貨物流動、商品交易的通道。
運河邊的濕地,頗有野趣
“跑過三山六碼頭,喝過汆桶熱老酒!”喝幾口黃酒,吼上幾句“蓮花落”,對于地道的紹興人來說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般正常,“城中酒壚千百家”,“傾家釀酒三千石”從陸游的詩句中便可見南宋時紹興的酒業(yè)已相當繁榮!稌m(xù)志》中寫道,當時紹興農(nóng)田種植的用于釀酒的糯米已經(jīng)占到總產(chǎn)量的3/5,到了連吃飯的糧食都置于不顧的地步。紹興人好杯中之物,可見一斑。紹興人認為,即使在外地的五星級大賓館中能喝到珍貴的十年陳黃酒——那也不算什么頂級的享受。真正頂級的是什么?要在下雨天時,烏篷船上,喝十年陳黃酒才算真正的享受。就是釀酒最后剩下的那些酒糟,紹興人還可以用來做酒糟雞、酒糟魚,夏天晚飯時弄上幾碟子糟雞爪、糟魚,再喝上幾口黃酒,那真是噴香!
在水運業(yè)相對鼎盛的時期,紹興安昌鎮(zhèn)是浙東航運線上的主要商埠碼頭
香醇的黃酒被灌進粗陋的陶土壇子里,用黃泥拌上麥稈封口。然后被工人們用扁擔一壇壇地挑上水泥駁船,在突突作響的柴油馬達聲中,沿著密如蛛絲般的水網(wǎng),進入運河,進入城市……即便是在今天,水路運輸依然是紹興黃酒的主要輸出方式之一,得益于水鄉(xiāng)如阡陌般交錯縱橫的水系和價格低、運量大的優(yōu)勢。2007年底實現(xiàn)全線貫通的杭甬運河全長238公里,流經(jīng)紹興89公里,船舶通航能力500噸級,實現(xiàn)集裝箱運輸,讓紹興黃酒通過船舶通江達海。
原來的老店,現(xiàn)大多已成了民居,只留下木門板上依稀可辨的字跡
紹興人,通過運河走了天下,卻始終,把最珍貴的那份閑情逸致,留在了家鄉(xiāng),運河上的烏篷船中——甚至,“苛刻”得還需要老天下雨來配合。或許,這就是儒家的積極入世,與道家的飄逸出塵之結合。在紹興,咂一口黃酒,入世為人,飄逸為天,所謂天人合一也不過如此罷。
重點提示:
1、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全長1700余公里,開鑿到現(xiàn)在已有2500年的歷史。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
2、運河杭州段集中了極多的歷史文化孑遺,包括目前古運河上僅存的7孔石橋——廣濟橋、古運河風貌博物館——小河直街,沿運河兩岸的古鎮(zhèn)、古村比比皆是。如在杭州武林門碼頭登船,一兩天時間即可飽覽古運河風情。(來源:羊城晚報)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