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市的“哥隆人”主要居住在東方的北部昌化江下游南岸,集中新街、三家、四更三個鎮(zhèn)。哥隆人所說的話東方人之哥隆話,(也稱“村話”、“謨話”),是一種兼含漢語、苗語、黎語、越南語等成分的特殊語言,目前被學術界視為國內較典型的“新發(fā)現(xiàn)的語言”之一。關于哥隆話曾經有學者專門做過調查研究,本文在此不再對做詳細的表述,僅就哥隆人的一些生活習俗做些表述,以便讓更多的網友對東方市的風土人情的有一些了解。
先從哥隆人的婚姻習俗說起吧,我覺得婚姻是最能體現(xiàn)某一人類群體的特色。一般來說,哥隆人締結婚姻的過程的是分幾道固定的程序的,按其先后可分為:說親→報命”→定吉日→結婚→送嫁→回娘家六個階段。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六道程序具體是怎么做的。
說親。即男方如果相中了哪家的閨女,就托媒婆(一般都是由年紀較大的老婦來做的)送酒、肉、飯到女家進行口頭說親。由女方直系親屬收下,然后就進行了家族內部的討論,最后又通過媒婆給男方答復。
報命。也稱“紅紙合命”,即如果女方同意這門婚事,則把女子的生辰八字放入紅紙中包好,由媒婆送到男方家,然后由男方家的長輩將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一同送給算命先生看此二人是否可以相合。如果生辰八字相合,便可定下婚事。
定吉日。所謂定吉日,即是男女雙方家族經過討論對這門婚事認可后,便請算命先生選定一個黃道吉日來舉辦婚禮。
舉行婚禮。經選定的黃道吉日到來的那天,男方家要給女方家送去的一石米和兩壇酒。接到男方家送來的禮物后女方家即刻操婚事。而男方家則要到第二天才舉辦婚事。(舉辦婚事的過程在此省略。有比較了解的網友可以另開一貼子給大家介紹。)
下面來說一下,迎接新娘的過程,哥隆人迎接新娘比較有趣。迎親的隊伍由車輿、吹打樂隊和親郎的朋友組成。車輿一般是較新的牛車,車頂用紅色毯子制成拱狀。車門題有賀詞。有趣的是,只有負責接親的媒婆一人才可以坐在車,其他人只能步行。迎親的隊伍到了新娘家后,媒婆先進入新娘的閨房中,將新郎的“彩禮”交給新娘的母親。稍后,親屬在媒婆的帶領下將梳妝好的新娘扶出閨房,此時女方的親人已將事先準備好的毛巾發(fā)給親友。接著就是進入哭嫁階段了。
哭嫁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要進行,禮拜儀式。禮拜儀式為:一拜祖宗“神牌”,二拜祖父母,三拜爹娘。三拜之后,新娘便拿著自織的花巾,開始依次向長輩哭嫁,哭嫁時所說的內容多是自己編的,多為感激父母養(yǎng)育之恩情、表孝心之類的話,借以表達自己對娘家的養(yǎng)育之恩和惜別之情。出門時辰一到,新娘上車后還要繼續(xù)到車后屋屈出身來哭嫁 ,以表達起戀家之情。
迎親車輿出娘家門,新娘的兄長故做拖住車輛不讓離開,口中念有一些希望妹妹早日回家探親的話,表達他們對妹妹的惜別之情。
新娘上車后,還有媒婆、新娘的伯母或嬸嬸及一兩位好友在車頭坐陪,其他迎親的人和送親的人只能隨隊而行。迎親隊伍一路上敲鑼、打鼓、吃嗩吶、、放鞭炮、唱山歌婚嫁調,場面很是熱鬧。當迎親隊伍回到新郎家庭院門口時,便稍做停頓,由“道公”前來對著車輿致祝詞,祝詞一般是希望新婚夫婦和睦恩愛,白頭偕老之類的話。隨后,新娘在媒婆等人的陪同下直入堂屋,進行禮拜儀式。禮拜分三次跪拜,一拜祖宗、二 拜祖父母、三拜父母,接著新郎新娘牽手向天發(fā)誓。發(fā)誓完畢,新郎便忙著為賀喜的親友洗碗筷、擦桌子,以示勤快,博眾人歡心。至此,婚禮暫告一段落。
送嫁;槎Y結束的當天晚上,新娘便隨其伯母或嬸嬸及女友回娘家。次日早上,娘家親戚才挑著嫁妝送新娘回婆家,這一過程稱為“送嫁”。在新媳婦到婆家后,便舉行一項專門的法事儀式,由主持儀式的“道公”把媳婦的姓名、生辰八字和人生命運交付給婆家祖宗,希望列祖列宗保佑新婚夫婦白頭偕老,幸福美滿。之后,新媳婦便與隨她而來的女友一起洗桌椅,打理家務。送嫁當晚,新娘等客人走后,要用臉盆端溫水幫公婆洗腳,以示孝敬。
回娘家;楹蟮谌,新婚夫婦備好酒、肉、飯、菜挑回娘家,慰問娘家親友,讓他們認識新郎后,才于當天返回婆家開始正式的夫妻生活。至此正個婚姻締結的過程就宣告結束了。
|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場所... |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