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氣沒有變化,這兩天應該就能結束航站樓樁基的灌注工程。”昨(18)日,中建八局在現(xiàn)場負責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航站樓樁基工程的項目經(jīng)理馬林告訴記者。這意味著,隨著496根航站樓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等準備工作的完成,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主體工程正式動工的日期越來越近了。
昨日,記者驅車趕往新機場的建設工地。順著坑洼不平的鄉(xiāng)間道路一路駛入工地,便立刻嗅到緊張的氣氛:一輛輛往返的工程車、忙碌的工人!靶聵驀H機場臨時工作通道倒計時20天”,工棚外,一個倒計時的大牌子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樣的大工程,不敢有絲毫耽擱!必撠熜藿üぷ魍ǖ赖捻椖咳藛T告訴記者,這樣的牌子不是給外人看的,主要是提醒每一個工作人員注意。據(jù)介紹,這條工作通道建成后將成為新機場建筑材料和機械設備進場的交通“要道”。
若說工作通道將充當新機場未來建設的“輸血管”的話,那么,496根航站樓樁基工程無疑就是未來新機場的“骨架”了。兩年前,新機場最終確定了以上海民航新時代和英國奧雅納國際聯(lián)合體設計方案(熱帶魚)為主,綜合其他方案所長進行建設,昨天,記者有幸進入了這條“熱帶魚”的“魚頭”區(qū)域——一個深入地下近20米,有數(shù)千米面積、貌似大游泳池的“水泥大坑”!斑@不是‘大坑’,是將來航站樓的地下室,如機房等設備都會被安置在這!瘪R林指著“地下室”表面一個個“小井口”告訴記者,這些“小井口”其實是人工挖孔灌注的樁基,最深近30米,它們是將來航站樓建設的基礎。為保證航站樓穩(wěn)固,樁基也從招標時的398根變更為466根,最后確定為496根,“如果不是前兩天的雨水天氣,樁基工程結束的會更早!
隨著“輸血管”的打通、“骨架”的搭建完成,現(xiàn)場施工人員說,這意味著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離正式動工日期也就越來越近了。據(jù)了解,新橋國際機場是國內4E級樞紐干線機場,旅客航站樓面積將近10萬平方米;飛機起降至2010年將達到年3.44萬多架次;2010年貨運吞吐量預計將達到12萬多噸。建成后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將繼北京首都、上海虹橋、上海浦東、廣州白云、深圳寶安、廈門高崎等機場之后具備國內目前最高飛行區(qū)等級4E,可供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務運營的所有飛機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