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直航自去年12月啟動,加上今年3月陸客大批來臺觀光,包機載客率幾乎已高達九成。不少消費者向消基會反應,包機機票一位難求,但機票票價卻沒因航程及油價縮減調降,反而上漲3%,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今天(14日)提出4點呼吁,要求平日包機票降應立即調降42%,不再讓業(yè)者繼續(xù)自肥。
謝天仁表示,去年11月臺灣“交通部長”毛治國承認確有票價檢討空間,臺灣交通部門“民用航空局”(Civil Aeronautics Administration,簡稱“臺灣‘民航局’”)副局長林德和先直指降幅應在10%-20%,臺灣“民航局”更透露航空用油部分也有55%的降幅,但喊降結果雷聲大雨點小。
除此,消基會也提出四點呼吁,認為兩岸直航是全民努力結果,主旨在拉近兩岸經(jīng)貿(mào)往來,不該只讓業(yè)者獲利;二、既然航空業(yè)者為特許行業(yè),就不該再用市場機制當藉口,主管單位應立即介入票價合理核定;三、監(jiān)察院應進行包機票價查核,除主動調查交通部及民航局是否瀆職,同時也應提出航空票價格的成本計算方式;四、主管機關應提前開放定期航班。
消基會要求直航包機票價降價42%。臺灣“民航局”長李龍文表示,直航包機價格由市場機制決定,只要兩岸邁入定期航班,供給增加后,應有調降空間。
消基會點名長榮,更說長榮航空股份有限公司(EVA Airways Corporation,簡稱“長榮航空”)的轉機票價比直航票價貴了67%,最為夸張。長榮航空副總聶國維表示,轉機和包機是不同的產(chǎn)品,搭包機可以節(jié)省時間,是較好的產(chǎn)品,價格也會高一些。
另有航空公司表示,現(xiàn)在包機需求大于供給,沒有降價的理由;加上包機腹艙不能載貨,業(yè)者成本增加,不過未來兩岸定期航班增班后,若能開放腹艙載貨,票價勢必調整。業(yè)者也直言,消基會是否也應要求大陸航空公司降價。(記者王慧倫、邱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