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西亞第一大國,面積與新疆相當,她是個地理上并不遙遠的國家,但人們對她的想象仿佛超過了時空的距離。
公元前7世紀,米提亞人創(chuàng)建第一個伊朗國家,后被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摧毀。公元前6世紀,居魯士大帝建立了后被稱為古代最偉大帝國之一的波斯帝國。 伊朗以前被稱為波斯(Persia)——她的希臘文名字。直到1935年,雷扎國王(Reza Shah),要求大家稱這個國家為伊朗。
伊朗很富裕。由于她的財富及處于東西方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很容易成為攻擊的對象。然而波斯語言和文化經(jīng)受住了這些侵略。 人們對伊朗有許多固定的認識,特別是在西方媒體片面宣傳之下,人們對伊朗的認知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兩伊戰(zhàn)爭時期,戰(zhàn)亂、暴力、保守仿佛成為卸不掉的標簽。
去到伊朗,覺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從絲綢之路這頭—長安,來到絲綢之路那頭—波斯,仿佛穿越千年。從長安到伊朗(波斯)再到羅馬,中亞古國、伊朗高原、高加索秘境、小亞細亞,古有絲綢之路,今有一帶一路;傳奇無數(shù),何時才能一一走過?
在有7000年歷史的亞茲德(Yazd),我在迷宮般的巷子中迷了路。煩惱之際,一位黑袍女子迎面走來,我向她招了招手,想攔下她?伤⒓闯读顺逗谏念^巾,低著頭,盯著地面走開了。無奈之下,璐小君緊追兩步,攔下黑衣女子,這才問到如何能走出這迷宮般的小巷。
面對我,她不好意思的說:“對不起,在街上和陌生男人說話不太好。歡迎來到亞茲德!
沙漠中的古城更加傳統(tǒng),到處是穿著黑袍的女子,盡管不能與陌生男子說話,但她還是表達了歡迎我的意思。相比德黑蘭、伊斯法罕等大城市,被沙漠包圍的這里,更傳統(tǒng)、更純粹,也更像想象中的中東。來到這里,就像走入一部穿越古代的連續(xù)劇,回歸傳統(tǒng)、回歸本真。也正因為此,有些歐美人來這里一住就是幾個月。
在絲路重鎮(zhèn)伊斯法罕的第一覺,是被吵醒的。天剛剛亮,便傳來悠揚的歌聲,把人推至半夢半醒。這是什么聲音?從哪里來?
稍稍清醒后,確認那聲響不是某種神秘體驗,爬起來,走去陽臺觀望。天剛剛亮,蒙著微弱的天光,路燈尚未熄滅,鴿子飛來,把黑的夜銜走,把新的一天交給藍色的清真寺。
這是一個伊斯蘭國家。清晨的聲音,來自阿訇的召喚,最早響起于7世紀20年代。每天5次,清真寺的喇叭一響,便會在城中形成一個漩渦,那聲音不像詞語、句子,只是音調(diào)和節(jié)奏,粘在一起,往心里沖去。信徒從四面八方涌來,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脫下鞋子,仿佛要脫離塵世。
公元11世紀后,古波斯最終完成了伊斯蘭化,這黏稠的聲音終于撞開了波斯人的心門。從那以后,每經(jīng)過一次災難,便會加深對安拉的虔誠。
在伊朗行走,可以感受到宗教帶給人感官和視覺上的沖擊,有時這種沖擊不僅僅體現(xiàn)在建筑、生活、飲食等方面,而是更深層次心靈的沖擊!澳阌心愕男叛,我有我的追求”,宗教并不是大問題,因為信仰本身就是有心而發(fā)的。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