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崗最有特色而且最引人注目的寺廟,當屬杜巴廣場東南角的亞克舍希渥廟。從大致外形上看,這座廟與其他寺廟并無顯著的不同,但仔細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讓人臉紅心跳的非凡之處:在24根用于支撐廟塔的石柱下端,分別刻著一幅“魚水之歡”的彩繪性愛浮雕,極其夸張的姿勢變換、逼真的造型絕對“兒童不宜”。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德崗的很多神廟前,都擺著一個像石磨的東西。據(jù)說,這是神仙濕婆的標志。濕婆也稱毀滅之神,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相傳其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風暴之神“魯陀羅”,由于兼具生殖與毀滅、創(chuàng)造與破壞雙重性格,所以,濕婆會以各種奇特怪誕的不同相貌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尼泊爾人稱這種石頭為“林伽”,在傳說中它是濕婆的萬千化身之一,被印度教的人稱為“生命之源”,也由此可見印度教對生殖的崇尚和性文化之張揚。
千年陶器與“孔雀窗”
停下來感知巴德崗的極致慢生活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街邊,幾個五官輪廓分明、笑容純凈的尼泊爾青年坐在地上發(fā)呆,腳邊的流浪狗滿足地酣睡;理發(fā)店里傳來歡快的民族音樂,理發(fā)師哼著小曲仔細地修理著客人的鬢角,客人在簡陋舒適的座椅上腆著肚子、打著盹兒;店鋪里,大胡子在專心致志地繪制唐卡,著色考究、目光炯炯,四周的一切似乎都與他無關(guān)……在這座城里,游人的腳步也在無意間變得慢下來。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極致的“慢”,才讓這座城市擁有了一種獨有的專注與淡定。而那千年的制陶手藝,以及世界木雕的頂級之作“孔雀窗”,才最終得以在這座城市流傳。
陶器之都,是巴德崗擁有的另一個稱號。城中大多數(shù)人都會這門手藝,男女老幼將制陶的工藝傳承了上千年。在巴德崗南端的陶器廣場上,以傳統(tǒng)制陶技術(shù)為生的傳統(tǒng)家族,大約1300年前就在這個廣場上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那些色彩形狀各異的陶器一路鋪開,琳瑯滿目又極其壯觀。迎著陽光,年邁的工匠靜坐在屋檐下用手轉(zhuǎn)出陶器的胚子,或者為半成品的陶碗抹上各式各樣的花紋,圍觀的游人駐足良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專注。
作為藝術(shù)品的孔雀窗,被譽為“加德滿都山谷最漂亮的窗戶”。它的誕生史可追溯到15世紀,今天人們依舊可以在許多印度教祭祀者的住所看到它的身影。其中最著名的孔雀窗,是在塔丘帕廣場旁邊印度教祭祀者的住所上,這棟建筑最初由15世紀初的亞克西亞·馬拉國王修建,而今雖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那窗上的孔雀依然栩栩如生,成為現(xiàn)今尼泊爾無數(shù)明信片和照片的主角……
文:kaynala 圖:Ann 王斌
相關(guān)閱讀:
尼泊爾為南亞山區(qū)內(nèi)陸國家,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北鄰中國。尼泊爾是亞洲的古國之一,在前6世紀,尼泊爾人就已在加德滿都河谷一帶定居。首都加德滿都,位于中部巴格瑪?shù)賹^(qū)的加德滿都河谷。為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居民主要為尼瓦爾人。加德滿都四周青山環(huán)繞,常年鮮花盛開,被稱為山國的“春城”,還有“寺廟之都”的美譽。..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