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吳哥窟(Angkorwat),也就是大家所稱的“小吳哥”,我前后總共進入了吳哥窟3次,時間加在一起超過了一整天。吳哥是一座廟宇,是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寢,是柬埔寨的驕傲,是高棉人給世界的一座奇跡。當初我在日落時分賄賂了守衛(wèi),私自爬上了封鎖維修的第三層基臺頂?shù)乃䴓巧,遙望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仿佛像吳哥王朝的歷代君王一樣把一切掌控在手中。
吳哥窟的意譯說法是“毗濕奴神殿”,自然其供奉的就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其不少事跡被雕琢在吳哥窟浩大的淺浮雕回廊上。吳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是高棉古典建筑藝術(shù)的高峰,同時也是神秘主義的極致,對稱之美的頂端,總之無數(shù)的褒獎之詞說一天也說不完。游覽之后給我個人的感覺是,吳哥窟是我到過的氣場最強大的寺廟,置身其中極為容易沉浸到平靜的狀態(tài)之中,因為一切的事物都透露出其至高無上的宗教氛圍,大家甚至都舍不得 在其中大聲說話。所以,我認為在這里想想心事兒,看看書絕對是個圣地啊,如果時間寬裕,我倒樂意在回廊看盡每一面淺浮雕,在石窗前聽一整天音樂, 或發(fā)呆幾個小時。
12世紀中葉,這座吳哥王朝國廟的建設(shè)歷經(jīng)30年,做為整個吳哥建筑群中比較年輕的建筑,吳哥窟肩負了集吳哥建筑風(fēng)格大成的作用,不管是寺廟的造型,對稱設(shè)計,還是淺浮雕規(guī)模與整體規(guī)劃的復(fù)雜程度,都達到了頂峰。而說到宗教,吳哥窟的命運也隨著政權(quán)更迭產(chǎn)生著微妙變化,吳哥窟是絕對的印度教建筑,但是之后先后成為了大乘佛教寺、上座部佛寺。我沒考證過這種寺廟如一,崇拜改變的例子是不是非常多,但是似乎在柬埔寨這是個常見的事情。我記得印度伊斯蘭教對佛教圣地的毀滅和洗劫,而相比之下柬埔寨這種溫和而大度的轉(zhuǎn)變只能說明大家默認佛教和印度教的同一性,能夠看到兩種宗教之間必然的淵源和包容性。
吳哥窟一天的任何時刻都滲透出一種極致的神秘于美麗,吳哥的黃金觀景地點在正面的水塘邊,如果天氣夠好,可以拍出吳哥倒影,當然還要在水里沒有本地孩子玩耍的情況下。同時這個位置也時觀賞吳哥窟日出的最佳位置,不過我兩次來到柬埔寨都在雨季,導(dǎo)致一直沒能實現(xiàn)這個愿望,看著明信片上的日出照片,我也只能自己幻想一番了。
來源:星光彩繪的新浪博客
暹粒吳哥窟是柬埔寨暹粒省的省府,距離金邊311公里,距離泰國邊界只有152公里,人口約85000。近些年來,暹粒的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得益于這里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吳哥古跡門戶,暹粒是參觀吳哥古跡唯一和重要的停留地..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