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不單是明媚,在圣馬克方場走走就知道。這個方場南面臨著一道運河;場中偏東南便是那可以望遠的鐘樓。威尼斯最熱鬧的地方是這兒,最華妙莊嚴的地方也是這兒。除了西邊,圍著的都是三百年以上的建筑,東邊居中是圣馬克堂,卻有了八九百年──鐘樓便在它的右首。再向右是“新衙門”;教堂左首是“老衙門”。這兩溜兒樓房的下一層,現(xiàn)在滿開了鋪子。鋪子前面是長廊,一天到晚是來來去去的人。緊接著教堂,直伸到運河去的是公爺府;這個一半屬于小方場,另一半便屬于運河了。
圣馬克堂是方場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紀,原是卑贊廷式,以直線為主。十四世紀加上戈昔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十七世紀又參入文藝復興期的裝飾,如欄干等。所以莊嚴華妙,兼而有之;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勁兒。教堂里屋頂與墻壁上滿是碎玻璃嵌成的畫,大概是真金色的地,藍色和紅色的圣靈像。這些像做得非常肅穆。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鋪的,顏色花樣種種不同。在那種空闊陰暗的氛圍中,你覺得偉麗,也覺得森嚴。
教堂左右那兩溜兒樓房,式樣各別,并不對稱;鐘樓高三百二十二英尺,也偏在一邊兒。但這兩溜房子都是三層,都有許多拱門,恰與教堂的門面與圓頂相稱;又都是白石造成,越襯出教堂的金碧輝煌來。教堂右邊是向運河去的路,是一個小方場,本來顯得空闊些,鐘樓恰好填了這個空子。好像我們戲里大將出場,后面一桿旗子總是偏著取勢;這方場中的建筑,節(jié)奏其實是和諧不過的。十八世紀意大利卡那來陀一派畫家專畫威尼斯的建筑,取材于這方場的很多。德國德萊司敦畫院中有幾張,真好。公爺府里有好些名人的壁畫和屋頂畫,丁陶來陀的大畫《樂園》最著名;但更重要的是它建筑的價值。運河上有了這所房子,增加了不少顏色。這全然是戈昔式;動工在九世紀初,以后屢次遭火,屢次從修,現(xiàn)在的據(jù)說還是原來的式樣。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兩面;西面斜對著圣馬克方場,南面正在運河上。在運河里看,真像在畫中。它也是三層:下兩層是尖拱門,一眼看去,無數(shù)的柱子。最下層的拱門簡單疏闊,是載重的樣子;上一層便繁密得多,裝飾之用;最上層卻更簡單,一根柱子沒有,除了疏疏落落的窗和門之外,都是整塊的墻面。墻面上用白的與玫瑰紅的大理石砌成素樸的方紋,在日光里鮮明得像少女一般。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