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俄羅斯 > 正文
莫斯科坐落在蜿蜒曲折的莫斯科河拐彎處,下面的暗河多達150條,河道用磚石壘起來變成涵洞。在這些靜靜流淌暗河的旁邊,存在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地下通道和建筑:伊萬雷大帝時期的酷刑室、監(jiān)獄和秘密通道;18世紀采礦業(yè)留下的廢棄采石場;20世紀70年代勃列日涅夫修建的秘密地下城;戰(zhàn)爭時期留下的防空洞……這些地下通道中有遺忘的公寓,廚房用具、客廳家具一應俱全;還有骷髏、石棺和不知何年留下的垃圾。
這些黑暗的空間與繁華的莫斯科并存,就在紅場巨大的洋蔥頭下,莫斯科地鐵旁、人潮洶涌的街頭,也許你腳下就踩著黑洞洞的秘密。
盡管政府對這些秘密空間從不發(fā)表任何公示,但它們在莫斯科幾乎盡人皆知。于是勾起了一些探險愛好者的好奇,比如“莫斯科掘地者”。他們專門在黑洞洞的地下鉆來鉆去。盡管這項探索活動并不合法,但當局只是睜一眼閉一眼,因為這些人對于地下的了解也會給他們以幫助。比如1991年蘇聯(lián)政變之后,“莫斯科掘地者”成員米哈伊洛夫幫助軍隊在隧道里找到了叛軍。而2002年,車臣叛亂分子在莫斯科一個中心劇院劫持了800名人質(zhì),又是“莫斯科掘地者”通過他們發(fā)現(xiàn)的地下秘密通道將警察帶入劇院。
伊萬雷帝的“地下藏書室”
莫斯科城市中心矗立著莊嚴的克里姆林宮、洋蔥頭狀的俄羅斯東正教堂以及寬闊的紅場,據(jù)說在克里姆林宮的主體部分之外,伊萬雷大帝還修建了“地下藏書館”,這個傳說中的藏書室至今仍被視作城市考古工作者的“圣杯”。
關于它的故事是這樣講述的: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前,一批用希伯來、埃及、希臘和拉丁等文字手書的古代書籍被偷運出城,輾轉(zhuǎn)落到拜占庭帝國最后一個皇帝的侄女——伊萬大帝的妻子索菲亞手里。她將這些書秘密運回莫斯科,讓建筑師亞里士多德·菲奧拉萬蒂為這些書冊建立了一座密室,就是克里姆林宮的地下藏書室。
伊萬大帝之孫伊萬雷帝1533年繼承王位后,將藏書占為己有。他對這些藏書視若珍寶,雖然找人將書中文字譯成俄語,卻不允許譯者見到書的全貌,并且從不透露藏書的位置。
在伊萬雷帝統(tǒng)治后期,一場針對俄國貴族的恐怖鎮(zhèn)壓運動開始了。在這段時間,他在克里姆林宮修建了大量隧道,用作酷刑室、監(jiān)獄和秘密通道。人們認為他的藏書館也在其中,但從彼得大帝到赫魯曉夫都曾仔細搜索過,但卻一無所獲。20世紀90年代,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數(shù)次組織尋找藏書室的行動,并且使用了金屬探測器,卻仍然一無所獲。古老的藏書、地下的秘密仍然不知所蹤。
現(xiàn)在這些尋找地下藏書室的活動與尋找旅游熱點的想法不謀而合。探險旅游的策劃者就是身為業(yè)余歷史學家的蓋爾曼·斯泰爾里戈夫。他曾發(fā)現(xiàn)一條滿是骸骨的隧道,都是被伊萬雷帝秘密警察殺害的俄羅斯貴族,但仍找不到藏書室。87歲的歷史學家阿帕勞斯·伊萬諾夫1997年曾宣布找到了地下藏書室的位置,但他不久就去世了,還沒有來得及對世界公布其具體位置。
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lián)領導人赫魯曉夫組織了一個特別行動組,負責在克里姆林宮下搜索伊萬雷帝的藏書室。1964年隨著赫魯曉夫被解除職務,行動組也解散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