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貢多拉上的搖曳風姿http://tour.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11:08 新浪旅游
威尼斯的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所有建筑的基礎都隱藏在水平面之下,建筑就宛如生長在水中一般。街巷間都是由四通八達的水道相連。島上沒有一輛汽車,摩托車,甚至于自行車,來來往往的交通工具就是大大小小的船只,而最具風情的就是那兩頭高高翹起的貢多拉,無怪乎其儼然已是威尼斯當仁不讓的象征。 在威尼斯本島的碼頭下了船,走過四座造型各異的橋,就來到了圣馬可廣場。圣馬可廣場,一個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會客廳的廣場,圣馬可教堂與鐘塔、威尼斯公爵府、行政官邸這些美麗的建筑環(huán)繞四周,為她增添了無盡的奢華高貴與旖旎風姿。清晨的廣場上,游客并不多,倒是來回盤旋的鴿子成了這里的主人。也許是享受慣了游客的優(yōu)待,這些鴿子絲毫不懼人,但凡看到有喂它們的玉米,就沖鋒陷陣般的殺了過來,搶了個不亦樂乎,全然沒有一絲高貴與矜持。我手上只有幾粒玉米,居然引來三五只鴿子在這巴掌大的地方爭食,上帝啊,不要把我的手指頭也吃進去吧,于是我就很沒有氣質的在這廣場上上竄下跳起來,簡直是顏面盡失啊 威尼斯商人果然不是浪得虛名,搭乘貢多拉游一圈內河的價格似乎也隨著旅游旺季而水漲船高,六個人一船要150歐,實在夠狠。可是思量下來,不坐貢多拉的話似乎都不能算真正來過威尼斯,只好咬牙上了船。一圈下來,不得不承認搖曳在貢多拉上才能真正體味這座水城的味道,隨著蜿蜒崎嶇的水巷,眼前的景色一幕幕展開,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暗暗和著水流發(fā)出共鳴,譜就了一曲威尼斯的船歌。那些貢多拉的劃船人,個個身材高大,體態(tài)健美,一人一漿立在船尾,將個小船控制的來去自如,令人嘆服,儼然也是一道風景。 威尼斯的手工藝品也很是精湛,一路看下來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最多的還是一種面具,幾乎每個商店都有,以前似乎在電視中見過,這次才知道居然是威尼斯的特色工藝品。各種各樣的面具裝飾的美侖美奐,色彩繽紛,有些還配以羽毛、珠鏈等飾物,奢華瑰麗。只是不知是否是受到以前印象影響的原因,這些面具總給我華麗外表下掩不住的淡淡哀傷的感覺,可是也正因為如此也讓我更喜歡她們?上r格依然不菲,動輒就是數(shù)十歐,只好望著櫥窗飽飽眼福罷了。 本島的游客實在是多,中午時分偌大的圣馬可廣場已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了,把個威尼斯搞了個沸沸揚揚,熱火朝天。想來真正體味威尼斯,一定要等到夕陽西下,游人散去,燈火闌珊時,才更是一番滋味吧,可惜那時的我們也已經不得不離去了。 離開威尼斯本島,乘坐了40分鐘的快艇,我們到達了被稱為色彩之島的布拉諾島。這是一個人口不足一萬的小島,不知是習俗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漆得花花綠綠,各不相同。觸目所及,五顏六色,煞是可愛。色彩用得都很純粹,赤橙黃綠藍靛紫,幾乎無所不用其極,但是因為有白色的窗套壓邊,自然花朵的映襯,清澈河流的串聯(lián),再加上意大利那燦爛陽光為她們鍍上一層光芒,放在一起居然還都毫不扎眼,一幢幢很和諧的站立在那里,宛如進入了童話世界,讓人覺得色彩原本就是要用的這么率直,這么簡單,這么理直氣壯。走在小島上,忽然想起來之前看的一篇游記中這樣寫到布拉諾島:BURANO,如同一個童話版的威尼斯,它比威尼斯本島更簡單更安詳也更快樂。此言非虛。
【發(fā)表評論 】
精彩旅游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