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滑雪勝地-茵斯布魯克http://tour.sina.com.cn 2008年08月25日16:09 新浪旅游
從德國的菲森到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一路穿行在阿爾卑斯山區(qū),山頂是美麗的冰川白雪,山下是青翠山林環(huán)繞的美麗山村,景色宜人。 因斯布魯克是一座美麗的山城,四周有阿爾卑斯山圍繞,中間有茵河貫穿其中,山上的殘雪把森林襯托得更加清新脫俗。如今的因斯布魯克仍然保持著中世紀(jì)城市的容貌,此外,還有600多年前的金屋頂、皇宮教堂等古建筑。在因斯布魯克,阿爾卑斯山的雪峰一個挨著一個,抬頭便能看見近在咫尺的雪峰,近得連山的紋理都看得清,連雪的光澤也顯出明暗。 到達(dá)因斯布魯克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多,JACK滑雪心切,決定不進(jìn)市內(nèi),先找滑雪場,正好在游人服務(wù)中心一群穿著滑雪服的老外在那里邊吃邊喝,聊的正歡,湊過去詢問,原來他們是來此滑雪的德國人,和攻略上說的一樣,STUBAI是這里最大的滑雪場,聊起共同的愛好,德國人顯得興奮而健談。 然而,看著周圍群峰環(huán)繞,找到滑雪場也破費(fèi)了一番周折。而找HOTEL更是不容易,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滑雪的歐洲人周末都來此度假,反正是所有的酒店爆滿,最后在高一點的山腰地帶找到一家PENSSION(木屋家庭旅館)。接待我們的是一個熱情健碩的波蘭女人,房間是帶陽臺的木制房間,溫馨而有情調(diào),對面就是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而此時正是華燈初上,星星點點的燈光在夜空下閃爍。 放下行李下山去吃飯,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小鎮(zhèn)連成一片,成了整個滑雪場的后方基地,有酒店飯店和滑雪用品商店。但這個時間商店都已經(jīng)關(guān)門,我們把車停在空曠的廣場,找了一家飯店吃飯,在歐洲所有的公共場所多很安靜,即使人很多,但這里的飯館大概因為是周末度假的緣故,卻嘈雜而熱鬧,害我們說話也要大聲,樓下的酒吧傳來震耳的音樂聲。 吃完飯卻發(fā)現(xiàn)車子上被貼了罰單,歐洲這一路上都沒看見警察,卻不曉得這罰單是如何自己跑 來,看來停車在國外真的要小心。 因為暖冬,阿爾卑斯山也需要上到2000米以上才可以滑雪。第二天吃過早飯我們開車往山上走,隨著海拔的增高原來綠色的樹干全部被白色的雪覆蓋,完全走進(jìn)了白色的冰雪世界,即使生活在東北的我們依然被那景色所吸引。在一處停車場把車停下,然后換乘大巴,周圍的人全部都換好了雪服和雪鞋,只有我們四個穿著旅游者的裝束,問旁邊一個會員俱樂部的工作人員,被告知山上還有RENTSPORTS連鎖店有雪板雪鞋出租。我們買了上山的纜車票,纜車是全封閉的,和我們共乘的是一對澳大利亞的老夫婦,老太太十分熱情,用英語講了一大堆,告訴我們?nèi)绾纬塑嚨鹊取?/p> 按著指引纜車來在海拔2500米左右一片開闊的半山腰,這里卻是另一番天地,借著起伏的山勢,整個阿爾卑斯山就是一個巨大的滑雪場,無數(shù)從世界各地趕來的滑雪愛好者云集在這里,即使有大量6人纜車依然需要排隊等候。租好了雪服和雪具,很快地我們也淹沒在了龐大的滑雪隊伍當(dāng)中。陽光很好,很多老外頭上沒戴任何護(hù)具,很多人甚至不只是來滑雪,有的專程來曬太陽。 纜車到達(dá),站在阿爾卑斯山上,放射狀分布的各個雪道讓你眼花繚亂,這里只雪道就20多條,而且全部是純正的BLACKROAD,我們先選擇了8號道,也相當(dāng)于北大湖的12號道了,因為滑過野雪,滑這里的包包坎坎沒有什么問題。而且更讓我得意的是,我的旅游式滑雪在北大湖備受雪友批評到了這里卻是歐洲時尚滑法了。 CATHY早沒了蹤影,JACK和老公去嘗試新的雪道,我滑了幾趟決定去餐廳吃點東西,看見CATHY在那里招手,放好雪板,看見很多人在陽光下用餐曬太陽,我倆還是選擇了室內(nèi)吃飯,全場都是金發(fā)碧眼的西方人,就只我們四個東方人,看來這里我們是老外了。 正吃著,JACK拿著一個高腳杯走了進(jìn)來,告訴我們他錯點了一杯白蘭地,我和CATHY差點樂噴了,喝酒滑雪,學(xué)會外國人的生活了。 吃過飯又重新上了雪道,一直滑到日落黃昏,因為4點要還雪具,4點半乘纜車下山,而那些自帶雪具的老外就可以順著14號雪道一直滑到山下,真是羨慕。最后結(jié)賬,我們四個人連滑雪租雪具一共是246歐元,雪具店的那個羅馬尼亞小伙子第一次接待中國人,對我們特別熱情。 山腳下,一群剛滑完雪的老頭老太太們在露天酒吧那里伴著音樂喝酒聊天,這就是西方人的觀念,而中國的老年人正在家里照看兒孫。在這里我們被感染的也異常興奮,離開因斯布魯克的時候,雖然大家身體疲憊但各個精神十足;厥譙TUBAI,真的有點戀戀不舍,商定以后專程來這里度假滑上一段時間。 因斯布魯克算歐洲之行的最高潮了。
【發(fā)表評論 】
精彩旅游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