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玉佛寺導游 | ![]() |
公元1882年,即清光緒八年,普陀山慧根法師朝五臺,歷峨眉,入西藏,到印度,禮佛后過緬甸,在當地華僑的贊助下,開山取玉,雕成五尊玉佛,并請回普陀山。路經上海時,留下坐佛、臥佛各一尊,即在江灣鎮(zhèn)造廟供奉,稱玉佛寺。1918年,佛寺毀于兵火,故擇現(xiàn)址重建,新寺易名為“玉佛禪寺”。
步入第一進殿——天王殿,可見三扇朱紅大門,本意為“三門解脫”。過去因寺廟多建在崇山峻嶺中,廟門也稱“山門”,“山”與“三”異字同音,“三門”也成了寺廟的代名,殿前供奉的是家喻戶曉的彌勒菩薩,其實,這位方臉大耳、胸袒腹露的笑佛源于五代時浙江奉化契此和尚。因他常持布袋,隨處行乞,故也稱“布袋和尚”。公元916年,布袋和尚在浙江奉化密林寺圓寂。因臨終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始被認作彌勒化身,后人塑像作為彌勒供奉。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