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戲馬臺導(dǎo)游 | ![]() |
歷史上各個朝代在戲馬臺場地上營建了不少建筑物,諸如臺 頭、三義廟、名宦詞、聚奎書院、聳翠山房和碑亭等。隨著歲月 的流逝,時移世變,昔日的建筑物已湮沒殆盡,F(xiàn)經(jīng)整修,戲馬 臺以巍巍壯觀,重光溢彩的面貌,迎接海內(nèi)外游客。 戲馬臺布局依山崗地形,逐步上遞,錯落有致。經(jīng)山門,照 壁上有“拔山蓋世”篆刻大字。東側(cè)高臺基上,置有銅鑄巨鼎一 座,上鐫“霸業(yè)雄風”。鼎呈長方形,雙耳四足重6.5噸,高2. 25米,長1.91米,寬1.51米。鼎腹鑄有歌頌項羽歷史功績的《 戲馬臺鼎銘》銘文一篇。一道琉璃瓦檐赭墻,連接東面兩處古樸 典雅的四合院。 東院稱“楚室生春”院,由穿廊、雄風殿和東西配殿組成。 殿前立有西楚矚王項羽的石雕像,高2.85 米,頂盔貫甲,足踏 巖石,迎風雨立。雄風殿為“楚室生春”院正殿,殿前卷棚抱廈 的兩根蟠龍柱,系珍貴文物,是戲馬臺建筑群中留存的古老構(gòu)件 之一,雕工粗獷,造型生動。雄風殿后壁上嵌有一組“西楚春秋 ”壁畫,長14米,高1.3米,再現(xiàn)了項羽英勇悲壯的一生。 西院稱“秋風戲馬”院。戲馬堂是該院的主殿,堂周環(huán)以回 廊,24根丹柱繞堂排立,四壁為雕花窗欞。堂中屏風為“秋風戲 馬”圖;反映當年項羽在虞姬陪侍下,觀看士卒馳馬操練的場景。 東配殿的壁畫,由144 塊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磚坯雕刻燒 制而成,長9米,高2米。項莊舞劍畫面,描述了當年鴻門宴的緊 張氣氛。西配殿為一大型壁畫,勾勒了兵敗垓下后霸王訣別愛姬 的離愁場景。 戲馬臺臺名碑石樹于臺頂重檐六角亭的風云閣內(nèi),碑石高 2 米多!皯蝰R臺”三字為明代徐州兵備右參政柳城莫與齊所書, 筆峰蒼勁遒勁,為當年舊物。 崇臺位于戲馬臺頂、風云閣后。由于地勢較高,登臺四眺, 古城盡入眼簾。 戲馬臺北側(cè)有曲廊、追勝軒、集萃亭和系馬樁、鳥騅槽等景 點。曲廊內(nèi)嵌有歷代文人雅士吟詠戲馬臺的詩詞石刻50余通,多 出于古今名家之手。
云龍湖 |
![]() |
漢墓 |
![]() |
漢畫像石館 |
![]() |
劉備涌泉 |
![]() |
水上世界 |
![]() |
十里杏花 |
![]() |
蘇公塔 |
![]() |
范增墓 |
![]() |
故黃河公園 |
![]() |
淮海戰(zhàn)役紀念塔 |
![]() |
快哉亭公園 |
![]() |
馬莊村 |
![]() |
彭城廣場 |
![]() |
獅子山漢兵馬俑 |
![]() |
徐州土山漢墓 |
![]() |
戲馬臺 |
![]() |
徐州電視塔 |
![]() |
徐州民俗博物館 |
![]() |
徐州乾隆行宮 |
![]() |
白云洞、白云寺 |
![]()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