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小雁塔導(dǎo)游 | ![]() |
薦福寺創(chuàng)建于唐代,初名獻福寺,為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睿宗李旦為其父高宗死后獻福而建,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名為薦福寺,寺內(nèi)有佛殿、佛塔、金像、壁畫。寺內(nèi)還保存一口重達一萬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鑄的巨大鐵鐘,每天早晨寺內(nèi)會定時敲鐘,鐘聲清亮,數(shù)十里內(nèi)都可聽到。
薦福寺是唐代重要佛經(jīng)翻譯場所之一,唐高僧義凈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廣州取海路到印度,歷時25年,游歷30余國,帶回佛經(jīng)400余部,于武則天證圣元年(公元695年)回到洛陽,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入薦福寺譯經(jīng)。唐中宗復(fù)位的景龍年間(公元707~709年)于薦福寺所在的開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圖院中修造了15層的佛塔,即為小雁塔。小雁塔在唐宋時期一直叫薦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則和“大雁塔”的名稱有關(guān)。由于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其高43.3米,底邊長11.38米,高與底邊的比例是100比26,皆比大雁塔小,故稱小雁塔。
小雁塔的特點是塔形玲瓏秀麗,屬于密檐式磚結(jié)構(gòu)建筑,塔壁不設(shè)柱額,每層磚砌出檐,檐部迭澀磚,間以菱角牙子。塔身寬度自下而上逐漸遞減,愈上愈促,全部輪廓呈現(xiàn)出嬌媚舒暢的錐形形狀,造型優(yōu)美,比例均勻。原為15級,約45米高,現(xiàn)存13級,約43.3米高。該塔塔平面為正方形,各層南北兩面均開有半圓形拱門,塔內(nèi)設(shè)有木梯,游人由此登上塔頂可以飽覽西安市內(nèi)風(fēng)光。
臨潼博物館 |
![]() |
大興善寺 |
![]() |
水陸庵 |
![]() |
廣新園民族村 |
![]() |
輞川溶洞 |
![]() |
世界八大奇跡館 |
![]() |
西安革命公園 |
![]() |
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 |
![]() |
西安鐘鼓樓 |
![]() |
西安植物園 |
![]() |
扁鵲墓 |
![]() |
阿房宮遺址 |
![]() |
廣仁寺 |
![]() |
清真大寺 |
![]() |
青龍寺 |
![]() |
藍田猿人遺址 |
![]() |
西安半坡遺址 |
![]() |
西安事變舊址 |
![]() |
小雁塔 |
![]() |
西岳廟 |
![]()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