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香界寺導游 | ![]() |
寺分左、中、右三路,共五進院落。中路行進,山門殿上方懸一石額,上鐫敕建香界寺,二進院落內(nèi)古松虬枝盤旋,張牙舞爪,故稱龍松。另有鐘鼓二樓分列左右。后為天王殿,面闊三間,內(nèi)供四大天王,契比和尚(大肚彌勒佛)和韋馱。拾階而上有正殿五間,名圓雄寶殿,殿前有石碑兩通。其中左碑碑陽刻有大悲菩薩自使真像,相傳為康熙年間重修寺廟時出土的唐代古碑。碑陰刻有敬佛二字,大如洪斗,為康熙御筆。四進院落格局與三進相仿,正殿為大雄寶殿,供三世佛與十八羅漢。五進院落為藏經(jīng)樓。左路為一別院,僅精舍三間。右路為行宮院,為乾隆帝避暑的行宮,院內(nèi)置景頗佳。
在去香界寺的路上有一處冰川漂礫,形成與距今100萬-200萬年。1962年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發(fā)現(xiàn)這處冰川漂礫,鑒定為第四紀冰川漂礫,并題字留念,1964年建亭保護。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