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十三碑亭導(dǎo)游 | ![]() |
道北5座碑亭建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間,道南的8座亭中,4座為金、元建筑,東起第三、六座為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所建,第四座為元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所建,第五座為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所建,其余4座為清代所建。兩座正方形的金代碑亭,斗栱豪放,布置疏朗,是孔廟現(xiàn)存最早的建筑。
各亭石碑多以似龜非龜?shù)膭游餅轷茫悔F屃(bi,xi),據(jù)說是龍的兒子。傳說龍生9子,各有所能,贔屃擅長負(fù)重,故用以馱碑。碑亭中最早的是兩幢唐碑,一幢是立于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的“大 唐贈泰師魯先圣孔宣尼碑”,一幢是立于唐玄宗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的“魯孔夫子廟碑”,皆位于南排開東起第六座金代碑亭中。最大的一幢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所立,位于北排東起第三座碑亭內(nèi)。這塊碑約重35噸,加上碑下的贔屃,水盤,約重65噸。這塊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當(dāng)時(shí)的技術(shù)條件下,能將此碑安然運(yùn)抵千里之外的曲阜,不能不使人驚嘆。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