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群峰惟蒼巖 周末自駕出游蒼巖山(組圖)(4)
http://tour.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18:25 樂途網
觀殿: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樓飛
沿山路走不到10分鐘的樣子,便可以抬頭看見一座氣勢非凡的石橋架立在兩座懸崖之間,橋上并建有一個古老華麗的大殿,這就是鼎鼎有名的橋樓殿了。
清幽的山澗架立如此精彩的建筑,無不讓人感嘆建筑者的手筆之獨特。據(jù)了解橋樓殿乃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第一是山西恒山的懸空寺,第二是青海北山的北禪寺。沿陡峭的石級一路攀爬,就可以通過大殿走到橋上,扶欄下眺,云氣生寒。石橋為單孔石拱橋,長15米、寬9米,飛架在對峙的斷崖之間,橋樓殿就坐落在這臨深約70米的橋上。橋樓殿為二層重檐樓閣式建筑,金色琉璃瓦頂和朱紅色殿柱映在藍天綠峰中,各顯輝煌。殿內有佛、菩薩、十八羅漢像及壁畫。古人贊美這一壯觀景象:“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樓飛!皳(jù)考證,此橋為隋時所建,先于趙州橋。相傳當年魯班將柴草垛滿山澗,搭起橋拱,當?shù)胤Q“柴!保灰剐蘖艘蛔拦靶奶鞓。隨即火燒“柴!保衣錁虺。魯班有了這般先見,便領圣旨,胸有成竹地去趙州府修趙州橋了。如此看來,這石橋是魯班為趙州橋而小試了一下身手,不過論資排輩的話還要算是趙州橋的前輩了,除去名聲因素,僅從建筑風格來說,我覺得趙州橋的氣勢遠不如橋樓殿,一座架構于小河之上的橋怎能與架構于懸崖間的橋媲美呢?不過也許當初趙州橋下的流水很急,且為民造福的現(xiàn)實意義要遠高過現(xiàn)在的橋樓殿,才得以如此廣為流傳。橋樓殿坐西朝東,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面出廊。重檐歇山頂,上覆紅綠相間琉璃瓦。橋與殿渾然一體,如飛虹橫架峽谷一線處。且不論趙州橋與橋樓殿哪個輝煌,這樣精巧的建筑奇觀確實讓人對先人的聰明與智慧肅然起敬。
從橋樓殿沿著絕壁上的一條石板路往前走大約兩百米的樣子,再回頭看這座橋就會更加驚嘆其與山谷渾然天成的景致。無怪乎《臥虎藏龍》會選擇這里作為其最后一個場景的拍攝地,清幽的山谷,挺立的絕壁,似乎飄在云中的樓閣,無不讓人覺得塵世的一切仿佛都已釋然,只需從橋上款款走過,愛人在遠方,心若飄零。在我相機的鏡頭里,似乎又看見玉嬌龍從橋上縱身躍入山谷飄逸的身影。
品月:殿前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云封天色已晚,沒有趕著回京,就在山底住了下來。這里提供住宿的場所不少,我們打聽一番決定住在蒼巖山賓館,旅游淡季,游人不多,清靜的秋夜正好可以賞月,月是下弦月,華北清亮的夜空可以看見如鋒芒般光亮的月牙兒。這比滿月的感覺更要好些,記得有一首詩里這樣說“太圓滿的事物讓我感到悲傷!闭眠@樣的夜晚可以認真享受無人打擾的寧靜。這很容易讓人想起《臥虎藏龍》里悠揚的主題曲《月光愛人》。
我們隨便吃了些東西,便在夜里的山路上散步,此時山的影子顯得更魁偉,月光照在山上寺廟的樓殿屋閣上,顯出幽幽的清麗。想起白天在山中福慶寺寺門處的門楣上看到的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殿前無燈憑月照;下聯(lián):山門不鎖待云封。多么有禪意的句子,不知是哪位高僧所書,想必也是非常喜歡這山間的明月和白云了。不過也許在城市呆慣了,開始的時候反而不習慣走這樣沒有路燈的夜路,不過一旦走出來,才發(fā)覺我們很久以來已經遺失的美景就在自己跟前。斷斷續(xù)續(xù)的秋蟲在路邊的草叢里叫,那是童年的聲音;遠處有母親喊孩子回家吃飯,那是鄉(xiāng)村的的聲音;路邊有幾個收了攤的小販偶爾還問問你要不要買一些山貨,那是生活的聲音。我們象夢游一樣在這個陌生的地方轉悠,此時的月光似乎不再是欣賞的對象,而象當?shù)鼗焓炝说泥l(xiāng)親一樣開始在你身邊陪你拉家常。旅游不僅在于怎樣行走,更在于怎樣感受,惟此心才可以在游走的腳步中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