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一堆炭火一杯普洱的浪漫(組圖)(2)
http://tour.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15:08 樂途網(wǎng)

8點半,街道還很安靜,人不多,店鋪開了一半,當?shù)厝俗谠绯康奶柕乩,等待著第一單的生意。一早起來潑街是束河的一景,臨街的店鋪除了賣東西,就是看著太陽下街道上的水,水干了,就從河道里拎上一桶潑上,各自顧各家門前,灰塵飛不起來天也格外清澈。束河的海拔有2400多米,秋冬是個好月份,沒有云霧的繚繞,不經(jīng)意一抬頭玉龍雪山的雪峰就會在屋檐間露出來。
四方街等同于束河的心臟,位于古鎮(zhèn)的中心,五條街放射性的延伸開五條不同的路,上山的,進城的,還有通向納西人村落的。周圍都是老房子,天未亮時我們曾停留在這里,當時空無一人,凝聚了所有的寂靜,而當九點多我們再次回到這個方形的古集市,炸洋芋,粑粑,雞豆涼粉的早餐攤已經(jīng)占據(jù)了這里,中間僅剩下的一方空地有十多個納西婆婆在跳當?shù)氐奈璧。仿佛太陽一照,某種活力的東西就竄醒了,蔓生出各種各樣的熱鬧。
簇擁著老四方街的是銀店、手工藝品店,皮匠店,和酒吧小館,其中除了皮匠店,是當年茶馬古道繁盛時期馬幫需求的產(chǎn)物,還保留這當?shù)厝嘶蚴窍愀窭锢藖斫?jīng)營外,其他的已經(jīng)有相當一部分由旅游留下的外地人來經(jīng)營了。當?shù)厝诉是挺保守的,穿的又厚又多,不過在有些店門口竟然發(fā)現(xiàn)了很古樸不過也很色情的人偶掛件,不知是不是純正的當?shù)靥禺a(chǎn)。
茶馬文化是開放的流動的,農(nóng)耕文化又是封閉的靜態(tài)的。沒有通常古鎮(zhèn)的閉塞,我看到的束河,所有居住在這里的無論游人還是當?shù)厝,都各得其所,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mix&match的非常成功。特別提一下,麗江古城內(nèi)也有一個四方街,不過,古時候最熱鬧的市集現(xiàn)在也只剩下一個大牌子直愣愣地杵在那里,游人一撥一撥的沒有意義的和大牌子合影,我也咔嚓了一張,挺無所謂的。
周圍的古屋早已經(jīng)變成了和一般的商攤無甚區(qū)別的店鋪了。倒是束河古鎮(zhèn)的四方街,算是撫慰了那種失望的情緒。
九鼎龍?zhí)秾嶋H是兩個半月形的石譚,兩譚間有小巧的涼亭,潭水不深,清亮晶瑩,跟舊舊的古城比起來,這里堪稱是一塊碧玉,清新的一塵不染。我以為如此好的潭水應(yīng)有留下某仙女洗澡的傳說,打聽一下,傳說是有一個,不過一點也不浪漫——兩龍王為爭這個好地盤大打出手,斗中九鼎龍王折左須,疏河龍王傷右眼。雖系傳說,偏偏被后人抓住把柄,潭中恰恰有兩種面相特殊的魚,左須短的和瞽眼的,看來戰(zhàn)爭的確是累及后代的事情。
潭邊有幾個納西族的婆婆在做當?shù)氐男〕,順帶賣魚食。我買了一個黑黑的用米做的炸串,一塊錢,味道很一般。
前面有個買了魚食在譚邊喂魚的,往潭邊一站,瞬間引起潭水一片波瀾,真夸張,數(shù)百條魚擁擠成一團,有北京早晨起來擠公車不要命的架勢,性子急的干脆跳出水面,讓我懷疑魚食比我買的米串好吃。
有古訓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此貪吃的魚兒竟然沒被釣光,個中緣由該不是很難吃吧!我一整天揣著這個疑問,傍晚見到夫巴趕緊抖出來,遂又引出一段傳說。因為魚肚子上一條白線,所以魚名叫龍?zhí)读迅刽~,誰起的名字無從考證,不過當?shù)厝税阉斪錾耵~,相傳曾經(jīng)有人試圖網(wǎng)魚,雷電驟至。有了“神”的冠名,如此有恃無恐就不足為怪了。既然不能吃,也沒留下太深的印象,只記得魚肚子上那條白線,轉(zhuǎn)天恰巧有人問差不多的問題,我說那叫做龍?zhí)镀矢刽~,吃了遭雷劈。
口福還是不缺,被裂腹魚吊足的胃口卻讓紅鱒魚作了犧牲。束河產(chǎn)的紅鱒魚活在雪山泉水里,肉質(zhì)細膩,生魚片、熏魚、魚骨湯,一魚三吃。雖然同是虹鱒,束河的卻比生活在北京懷柔的虹鱒魚勝出N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