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索引擎上輸入“黑森林”,跳出來的關鍵詞往往是“黑森林蛋糕”甚至是某家居衛(wèi)浴品牌,不禁啞然失笑。黑森林位于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德語“Schwarzwald”意為“黑色的森林”。叫黑森林可并不是因為它的樹都是黑色,而是因為在這片南北長160公里,東西寬約20-60公里的山區(qū)里,植被覆蓋率極高,以樅樹等針葉樹為主,遠遠望去顯得黑壓壓的一片從而得名。

黑森林西邊和南邊臨萊茵河谷,北接法蘭克福、海德堡,東通斯圖加特,是多瑙河與內(nèi)卡河的發(fā)源地,也是德國的旅游勝地。山區(qū)夏季氣候宜人,適合避暑;由于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冬季又成了溫泉度假和滑雪的中心地區(qū)之一。濃密的森林、濕潤的空氣,一流的療養(yǎng)設施,使其從中世紀以來就是德國上層社會和歐洲權貴們的療養(yǎng)勝地,也是全球最多的百萬富翁聚集地之一。

黑森林在德國的位置

我們熟悉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等童話故事,都發(fā)生于這一地區(qū)。這里盛產(chǎn)的布谷鳥鐘(咕咕鐘)、黑森林蛋糕、火腿和蜂蜜等也成了黑森林的符號。
廣義上的黑森林是根據(jù)樹木稠密程度和樹種劃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部分:北部從巴登巴登(Baden Baden)至弗羅伊登施塔特(Freudenstadt),主要由松樹和杉樹等樹木構(gòu)成;中部從弗羅伊登施塔特到弗萊堡,常見有德國南部傳統(tǒng)風格的小木屋建筑;南部從弗萊堡到臨近瑞士邊境,森林也逐漸稀疏,風光更接近瑞士,草地和牧場更多些。
黑森林地形圖及樹種分布

游覽黑森林,最適合的方式自然是租車自駕。

這里有一段視野開闊的“黑森林全景之路”,從費爾德堡(Feldberg)到瓦爾德克爾希(Waldkirch)大約70公里,其中大部分與B500公路重合,穿行于翠綠的黑森林群峰中,這段路也被稱為德國最美的50公里,在郁郁蔥蔥的綠色中,狹長的街道蜿蜒曲折,一路上不時有摩托車和敞篷跑車轟鳴著疾馳而過,讓人不由感慨:此景只應天上有。
黑森林全景之路(下圖來自德國國家旅游局官網(wǎng))



巴登巴登,就是B500公路的起點,從這里出發(fā),感受一下密不見天日的黑森林,只需要半個小時車程。把導航設置為蒙梅爾湖(Mummelsee),我就出發(fā)了。

一路上風景如畫,簡直讓人目不暇接,可以清晰地看到冷杉林高地,綠樹蔥翠的山谷。


路邊還有觀景臺便于游人停車拍照


必須提及的一點是:都傳說德國“公路”不限速,把油門踩到底也沒人管。這話絕對是以訛傳訛了,德國僅有部分高速路是不限速的,在許多山區(qū)或城市周邊限速經(jīng)常在60-80公里/時,甚至還有30-40公里/時的路段。想想也是,短短幾十公里的山路就有數(shù)百個彎道,很多還是急轉(zhuǎn)彎,怎么可能不限速呢?



蒙梅爾湖海拔約1000米,是黑森林景觀公路B500上段的一個觀景點,似乎秉承了黑森林的“黑”,湖水顏色很深,水平如鏡,擁有典型的黑森林地區(qū)湖泊的特點,清冷,潔凈、透徹,一天中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xiàn)不同的綠色。

湖邊還有一家餐廳兼酒店


當?shù)匾恢绷鱾髦懊廊唆~”的傳說,就連湖邊的簡介上也畫有人魚的形象。不過,這長胡子的人魚怎么看怎么和想象中的“美人魚”相去甚遠,倒像是個上了年紀的老水怪。

沿湖有林間小徑。道路兩側(cè)密密匝匝的樹木遮天蔽日,陽光從樹縫間斜斜地灑下來,枝葉遮天蔽日,遮擋住了強烈的光線,投下濃濃的樹蔭,仿佛籠罩在一片黑色之中。

漫步在這樣的小徑上,以為到了室外桃源,一切煩惱與憂愁都被拋到了九霄云外。如果喜歡徒步的,還可以順著湖邊一直走,林間有小路通往山上。

黑森林不僅僅有童話故事,這里還是著名的黑森林蛋糕(SchwarzwalderKirschtorte)的起源地。它融合了櫻桃的酸、奶油的甜、巧克力的苦、櫻桃酒的醇香。打制蛋糕的鮮奶油和制作蛋糕坯時,都會加入大量櫻桃汁和櫻桃酒,櫻桃豐收時,農(nóng)婦們還會大方地將櫻桃一顆顆塞在蛋糕的夾層中,或作為裝飾細心地點綴在蛋糕的表面。這樣制作出來的蛋糕甜而不膩,更因為都是天然無化學添加成分的原材料,美味而健康。這種以櫻桃和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很快從黑森林傳出而風靡全球,人們也就用它的產(chǎn)地為其命名。

所以,正宗的黑森林蛋糕,黑色部分大多是櫻桃汁或釀成的櫻桃酒加入蛋糕制成。


來黑森林之前就聽說過一句話:瑞士看表,德國看鐘。
嚴謹?shù)牡聡酥谱鞒隽诉@個世界上走時最為準確的鐘,巴符州黑森林地區(qū)的鐘表業(yè),至今仍然可稱得上是真正的傳統(tǒng)手工業(yè)藝術。以前,黑森林地區(qū)冬季大雪封山,農(nóng)民在農(nóng)閑時期就在家里就地取材,用當?shù)氐纳寄局谱髂举|(zhì)器具,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布谷鳥鐘,因其在整點(半點)時發(fā)出“咕咕”的報時聲,又俗稱為“咕咕鐘”。這種有上百年傳統(tǒng)的家庭手工業(yè),如今已發(fā)展成大大小小的工廠。可以說,布谷鳥鐘就是黑森林地區(qū)最著名的特產(chǎn)。

布谷鳥鐘采用黑森林地區(qū)精選的木材純手工制造而成,所以每一座鐘都是獨一無二的。各家祖?zhèn)鞯氖炙嚨窨叹?,鐘表線條流暢,人物栩栩如生,畫面頗具立體感,表現(xiàn)的都是童話故事或黑森林地區(qū)居民的日常生活。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早已習慣了依靠各類電子產(chǎn)品報時,布谷鳥鐘就成了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其報時的功能也逐漸被人忽略。更多的游客像我一樣,買上一只布谷鳥鐘帶回家作為紀念品。

關于第一座布谷鳥鐘的起源卻一直眾說紛紜,流傳比較多的一種說法是:1742年,來自黑森林的鐘表商從一個吉普賽人手里買了一座木質(zhì)的布谷鳥鐘,帶回德國后仿制并展示給其他鐘表商人們看,從此越來越多的鐘表匠也開始制作布谷鳥鐘。1850年9月,在一次鐘表設計比賽中,一位鐵路建筑設計師,別出心裁地將鐘面設計成為德式木屋的樣子,從此奠定了布谷鳥鐘的造型,逐漸變成了黑森林的標志,遠近聞名。

黑森林地區(qū)的Schonach小鎮(zhèn),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布谷鳥鐘。外觀完全就是一座德式的小房子,不少游客慕名前來看它報時。

別小看這純手工制作的機械鐘,里面門道可是不少。每到半點或整點時,小木窗里會彈出布谷鳥報時。再大些的鐘,會有轉(zhuǎn)動的水車磨坊,房前屋后的黑森林居民們會隨著音樂聲載歌載舞慶祝豐收,或是打掃庭院辛勤勞作。
和機械手表每天要上弦一樣,咕咕鐘也是每天要“上弦”,只不過是通過拉動鐘擺前的鏈條為其上弦,普通幾十歐至上百歐的座鐘需要每天上弦,而大型的會演奏音樂的,價格會高達數(shù)千甚至數(shù)萬歐元,一周上弦一次即可。

旁邊紀念品商店里出售的帽子,不由得使人引發(fā)無限遐想,似乎在這茂密的森林里,就有小紅帽的家。

遙望遠處的山谷,呼吸著略帶泥土味道的空氣,感受來自大自然豐厚的饋贈。黑森林地區(qū)春日可踏青,夏季可露營,秋天可賞景,冬季可滑雪,可謂一年四季都有其特色。

如果時間充裕,建議在黑森林地區(qū)多住上兩天,找一間有當?shù)靥厣牡率侥窘Y(jié)構(gòu)的民居建筑,忘卻都市的繁華與紛擾,做一回地道的鄉(xiāng)野閑客。還記得電影《茜茜公主》中那一段經(jīng)典對白嗎?“當你的人生中感到煩惱和憂愁的時候,就到森林來,敞開胸懷,遙望樹林,你能從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棵草、每個生靈里看到上帝無所不在,你就會得到安慰和力量。”這里的森林,正是這篇浪漫的黑森林。
================
[作者:沙漠玫瑰]
環(huán)球旅游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只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