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鄭州
氣候:
鄭州地區(qū)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4℃ 。7月最熱,平均27.3℃ ;1月最冷,平均0.2℃;鄭州境內大小河流35條,分屬于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流經鄭州段的黃河150.4公里。
特產:
新鄭大棗:鄭州市新鄭的特產,素有“靈寶蘋果潼關梨,新鄭大棗甜似蜜”的盛贊。紅棗味甜、性溫,是補血健脾美容的滋補佳果,而新鄭大棗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倍受人們青睞,成為棗類中的佼佼者。
河陰石榴:河陰石榴因含糖量高、磷鈣鐵等微量元素多而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具有潤燥止渴,消食止瀉等醫(yī)療保健價值;被譽為“中州名果”。因花實鮮麗、葉綠植茂、樹冠婀娜而具有較強的觀光欣賞價值;又因其可作多種工業(yè)原料而具有客觀的經濟價值。
中牟大蒜:中牟大白蒜與其它外地蒜相比,具有個大、皮白、味鮮、營養(yǎng)豐富、表皮緊裹 、彈性好、耐貯運之特點,因而,廣受國內外客商的青睞。多年的大蒜購銷實踐也證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于中牟大蒜質底優(yōu)良,加工成產品后,具有迅速搶占市場的優(yōu)勢。
鄭州櫻桃:鄭州櫻桃盛產于鄭州市郊候寨鄉(xiāng)的櫻桃溝,這里的櫻桃不僅成熟早、產量高,而且味道鮮美、色澤光潔、悅人心目。3月中旬開花,5月上旬成熟。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及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其中含鐵量最高,每100克果肉含鐵5.9毫克,比同量的蘋果、梨多20多倍,維生素A含量比葡萄高5倍。
嵩山綿棗:中州土特名產,新鄭市特有果品,俗名地棗、粘棗,屬百合科,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磷莖、葉片線性、從生于地面,象韭菜。7—8月間葉叢中生出直立的花梗,花梗頂端開出粉紅色小花。每年4月,綿棗發(fā)芽長葉后,農民遍山找尋,將磷莖挖出,洗凈泥土,經過多次蒸煮,糖液自出,甜味沁人心脾,如加點紅糖,則更甜美。綿棗屬熱性補品,營養(yǎng)價值高,其性粘。綿棗風味獨特,能補養(yǎng)身體,久儲不壞。
鄭州蓮藕:藕可作美味可口的菜肴,蓮子是滋補佳品,有鎮(zhèn)靜、強心、降壓的作用,此外荷花還可以凈化水面,美化環(huán)境。
黃河鯉魚:黃河鯉魚,肉嫩味美,刺少肉多,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鯉魚能供給人體優(yōu)良的蛋白質,且魚肉松軟,易于消化吸收和利用。所以,鯉魚很適宜兒童、產婦、孕婦及年老、體虛弱者食用。長期食用鯉魚,不僅能增加多種營養(yǎng),維護健康,還能防治冠心病,延年益壽,且兼有滋補食療作用。日本兒童智商高,究其原因就是日本人自古以來就大量食魚!俺贼~的女士更漂亮,吃魚的先生更健壯,吃魚的孩童更聰明,吃魚的民族更興旺”。這“四言八句”道出的卻是一個尚未引起人們足夠重視的大課題。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喜食鯉魚。烹調鯉魚的技藝更是五花八門,紅燒、清燉、清蒸、糖醋等食法,無不膾炙人口。李時珍曾說:“諸魚唯此最佳,故為食品上味”。以鯉魚為原料烹飪的各式名菜,更是馳名中外。如“糖醋鯉魚”、“姜蔥鯉魚”、“清蒸鯉魚”、“紅燒鯉魚”等等
美食:
楊記清芳牛肉拉面:中華名吃“楊記清芳牛肉拉面”是由楊清恩、麻明芳夫婦創(chuàng)建的中原地區(qū)著名風味小吃。牛肉拉面源于蘭州,1982年楊清恩、麻明芳夫婦引進后結合中原居民飲食特點加以改進,使其具有“色澤金黃、肥而不膩、肉爛湯濃、面條筋斗”的特點而備受歡迎,遂在二人姓名中各取一字,從而創(chuàng)立了獨具特色的中原名吃——“楊記清芳牛肉拉面”,風行中原地區(qū)二十年而不衰,先的獲“中原名店、河南八大名吃、鄭州十大名吃”等殊榮。2000年中華烹飪協會在全國評選“中華名吃”、楊記清芳牛肉拉面獨獲此榮。前中國伊協主席沈遐熙先生品嘗后欣然題詞:“楊記清芳牛肉拉面,中原大地獨樹一幟”。清芳企業(yè)品牌創(chuàng)立后,由其傳人楊志鵬先生繼續(xù)發(fā)揚光大,目前已形成連鎖經營模式,加盟連鎖店達數十家。楊志鵬先生還被鄭州市人民政府評為“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鄭州蕭記三鮮燴面:首創(chuàng)于1986年,19年來公司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宗旨,開拓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企業(yè)發(fā)展的腳步穩(wěn)健扎實。目前已發(fā)展成為在全省設12家分店的大型餐飲企業(yè)。蕭記三鮮燴面美食城南陽店于2005年元月份開業(yè),以主營中華名吃“蕭記三鮮燴面”、“蕭記羊肉灌湯包”以及以豫菜為主的川、粵等菜系600多個炒菜品種,深受南陽人的喜愛!笆捰浫r燴面”主要以三道高湯(雞湯、骨湯、羊肉湯)為基準配方,它的特點有三不過(滋養(yǎng)不過補、味美不過鮮、油香不過膩),其風味獨特,質優(yōu)味美,從而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馬豫興桶子雞:咸香爽脆、肥而不膩的馬豫興桶子雞,相傳源于北宋都城(開封)市場上的囟雞,清代咸豐五年(1855),馬有仁在開封創(chuàng)建馬豫興囟雞店,售賣桶子雞。1954年,隨著河南省政府遷鄭州,馬豫興第五代傳人馬福林在鄭州德化街開設"馬豫興雞鴨店",至此,馬豫興落戶鄭州。馬豫興桶子雞百年不衰,選料嚴格,延用百年老湯,制作工藝精良。所選用的桶子雞,必須是生長期在一年半以上,體重達到1.5公斤的全膘母雞。下鍋囟制要根據雞子大小,老嫩分別排列,掌握火候更要先出嫩的,后出老的。囟湯專用。所用蔥、姜、花椒、大茴都要嚴格挑選,以保證味道純正。就連出售桶子雞,下刀時也按雞子的不同部位分軟邊、硬邊,用切、片、剁等不同刀法依次進行。
葛記燜餅:葛記燜餅是“京都老號”葛記壇子肉燜餅館獨家經營的一種風味食品。葛記壇子肉燜餅是用餅牙特制的壇子肉加青菜燜制而成。其餅是用軟面烙成千層餅,放涼后切成簾子棍形備用;壇子肉選用帶皮五花豬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方塊,先放入鍋內添水煮開,撇去浮沫雜質,撈出肉快裝入壇內,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湯封口,大火燒開后,改用文火慢燉,煨至爛熱。開壇時濃香四溢,過往行人聞香止步,素有“開壇香”之美濫。
民俗:
鄭州廟會:鄭州城隍廟原名鄭州城隍靈佑廟,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廟會興起在廟宇建成之時,會期從農歷三月初一持續(xù)到三月二十八。一年一度的城隍廟會,集娛樂、貿易、祭祀、休閑于一體,每至會期。四方百姓聞風而動,紛至沓來,唱豫劇的紅男綠女、英雄佳人,或高腔大調,或清音婉轉;玩雜耍的則抖空竹、吞寶劍、噴火吐煙,無不令人瞠目驚心;武術、馬戲、舞龍,處處驚心動魄;捏泥人、吹糖人、剪人影、塑面人。人人皆有絕活。人們在沿街陳列的百貨雜品、日用器物前挑挑撿撿,在形形色色的風味小吃前流連忘返。大快朵頤。城隍廟周圍的幾條馬路上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從2003年開始,鄭州市旅游部門與文化部門聯手,在每年的正月初四到正月十六舉辦城隍廟民俗文化旅游節(jié),城隍廟會古韻再現。市民出游又多了一個好去處。
新鄭拜祖:據史料記載,新鄭古稱“有熊”,是軒轅黃帝出生、成長和建都的地方。相傳黃帝統一各部落后,農歷三月三在始祖山上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慶典活動。后人為表達對軒轅黃帝的崇敬之情,從春秋時期就興起了祭祖活動。中華民族血脈相承,生生不息,歷遭百劫而意志彌堅的重要原因, 在于自己對“黃帝子孫”身份的認同。黃帝,成了中華民族凝聚一體的象征、自尊自信的源泉。中華文明從黃帝起源,經三代而有漢唐的輝煌、宋元明清的五彩繽紛。無怪乎站在黃帝故里祠,不遠萬里祭祖新鄭的華僑與客家鄉(xiāng)親們都感嘆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