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嵌金的宗教圣城
如果我們說,耶路撒冷是一個奇跡之城,一點都不為過。因為任何的一個地中海國家較之以色列遜色的就是宗教。不管是追溯歷史的印記,還是探究以色列名稱的由來,亦或是《圣經(jīng)》中的上帝賜福,這里擁有著世界上唯一的一座被三大宗教公認的圣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譯音,而其原來的意義是“和平的城市”,雖然有史以來它很少享有和平。先不表歷史上入侵并占領(lǐng)過耶路撒冷的國家,就近這半個世紀以來,以色列和耶路撒冷城已然是國際新聞的焦點。經(jīng)過了多少次中東戰(zhàn)爭,以色列和伊斯蘭國家對耶路撒冷的爭奪始終不能最后解決。聯(lián)合國藍盔部隊常駐以色列邊境,也使以色列這個500萬人的小國知名度大大提高。盡管這里彌漫著戰(zhàn)爭氣氛,人們總是對它的古文明著迷。
這座千年的古城,經(jīng)歷了太多的戰(zhàn)爭洗禮,盡管再多的國際新聞不斷的報道這那些冷血的爆炸事件,旅游者們依然潮水般的涌來,人們當然不是為了來看一個現(xiàn)代化的城市,而是來看他的歷史,以及全球的教徒們的頂禮膜拜。
當我們驅(qū)車趕到耶路撒冷時,已經(jīng)是黃昏時分。華燈初上伴著落日使這座古城又增加了一份神秘。夜,降臨的很快。車依山路而行,司機很友善的問美女導游,要不要給我們留點拍照的時間,這個主意實在是太妙了!因為路邊禁止停車,所以我們需要跟時間賽跑,不由分說抓起相機去搶鏡頭。真的看到了這座古城了,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在涌動,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從小夢中的古城。鏡頭下,夜色中的圣城似乎多了哀愁,冷冷的月光似是凝固了,發(fā)著幽幽的光,夜風襲來更多了幾分寒意……
來到大衛(wèi)塔前,這里正在舉辦“小吃節(jié)”,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無比。幾個正在巡邏的士兵很熱情得跟我們打招呼,荷槍實彈的美女士兵主動要求跟我們合影。只是令人不爽的是,她們也在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我們哪里像日本人了?最終的結(jié)論,中國到以色列的太少了!準備觀賞以色列人為傲的“燈光秀”了,依次進入坐定,這次發(fā)現(xiàn)周圍坐著的全是“制服人”——警察,原來這里也流行“愛國主義普及教育”。燈光秀自不用說,就兩個字“震撼”!
翌日,要真正的參觀圣城了,此刻的古城已經(jīng)不似昨晚那般朦朧,古城不大,四周圍著城墻。車中就能看到金碧輝煌的圓頂建筑——“金頂寺”。盡管如此,我們并沒有直接進入古城,而是沿著耶穌的足跡親歷的他走過的“苦路”,耶穌被判死刑、耶穌背十字架、耶穌第一次跌倒、耶穌途中遇母親、西肋乃人西滿幫耶穌背十字架、圣婦為耶穌拭面、耶穌第二次跌倒、 耶穌勸告耶路撒冷的婦女、 耶穌第三次跌倒、耶穌被人剝?nèi)ヒ路⒁d被釘在十字架上、 耶穌死在十字架上、耶穌尸體從十字架卸下、 耶穌葬於墳墓。整整十四條,每一條都有一段血淚的故事。
在這里經(jīng)過了猶太區(qū)和阿拉伯區(qū),這里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商戶比比皆是,人們各自生活互不干擾,各自信奉者自己的宗教,供奉著自己的神。路上持槍巡邏的帥哥大兵,依然友善的給我們指路,跟我們交流合影,給我們講述以色列全民皆兵的由來……
終于我們來到古城墻前,歷史的變遷在耶路撒冷古城有清晰的痕跡,當年古城最大最輝煌的猶太城堡被羅馬人一把火燒得只剩殘垣斷壁。猶太教的第一座神廟只剩幾根柱子,第二座神廟也被古羅馬的十字軍戰(zhàn)士毀得干干凈凈,只剩一面長約50米的“哭墻”,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墻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讓古老的猶太民族為自己屈辱的歷史哭泣,F(xiàn)在人們不再在這里高聲表達自己的悲哀了,而是低頭默念著自己的愿望,因而實際上它已經(jīng)成為“祈禱墻”。人們在墻邊等待一個空位置,好去低頭面墻,口中默默念著自己的愿望。看,這里還有穿著婚紗的新娘,或許是在這里為她的未來美好生活祈禱,也或許是為了耶路撒冷的和平祈禱。
哭墻是猶太民族2000年來流離失所的精神家園。也是猶太在哭墻前聚集的猶太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有男女兩個入口,男士進入哭墻,必須戴帽子,猶太人相信它的上方就是上帝,所以凡是來這里的人都一律戴小帽,因為他們認為,讓腦袋直接對著上帝是不敬的。不過給旅游者的小帽是象征性的,是紙做成的。在女性區(qū)域,常見婦女涕泣交流地禱告。女性在哭墻不用蒙頭,但在禱告后,她們一步一步退出禱告區(qū)域,退出時仍面向哭墻,表示恭敬。
宗教的力量是偉大的,宗教的力量也是可怕的。這話的后半句肯定會被宗教信仰者拍磚,但是這也是個不爭的事實。無疑,哭墻是宏偉的,莊嚴的,厚重的,也是滄桑的,凄涼的、古老的?删驮诳迚Φ母舯冢前⒗奶K丹軍隊打下耶路撒冷以后,誓要與猶太文化和羅馬文化爭輝,一口氣蓋起了世界上最美麗最燦爛的建筑之一,金頂?shù)哪滤沽质サ,這里供著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夢之旅的終點以及升天前所踩的大石,內(nèi)外裝修皆金碧輝煌,美奐美侖。阿拉伯人至今仍是耶路撒冷的主要居民,這個大清真寺也得以完好無損的保留下來,并且每天都有禮拜,悠悠的唱經(jīng)聲傳遍全城。
去參觀基督的誕生地和耶酥被埋葬并復活的地方。兩個大教堂都被燭火熏的發(fā)黑,熙熙攘攘的游客來回穿梭,熱鬧卻又神圣莊嚴。不似一般的教堂清潔寧靜,仿佛不食人間煙火。不知道分制是不是耶路撒冷的特色,就如同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在西耶路撒冷和東耶路撒冷之間,生活水平上會存在如此大的鴻溝,但卻能和平相處一樣。不僅是在居民管轄上分制,就連在同一個教堂里居然也是分制的,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居然在同一個地方,而且也是和平共處互不侵犯,區(qū)別只是在于裝飾。
落日余輝,斜映古城,遠遠的看著夕陽中的古城,金城、金頂,尖聳的教堂和猶太教的廢墟交相輝映。兩個至今還敵對情緒嚴重的宗教圣地和諧地處在一幅畫面中,成為夕陽下一道美麗得令人窒息的風景。神通過這座圣城給了人類三大教義,人類卻沒有給自己帶來和平,歷史在這兒是沉重的。或許正是神給人的暗示--宗教同源。而人類卻在偏見、貪婪和愚昧中自相殘殺,離真理、和平越來越遠。
山林的氣息美酒般清爽
鐘聲和松柏的芳香在風塵中彌蕩
沉睡的樹叢和石垣
還有那橫亙的城墻
把這孤獨的城市
送入夢鄉(xiāng)
我們坐在干涸的水井旁
眼看著喧鬧的市集漸漸空曠
再沒有人登上老城的圣殿山
拜倒在神圣的哭墻旁
風在石縫間吼叫得無比瘋狂
再沒有人沿著杰里科的小道
去觀賞死海的波浪
今天我為你幸福地歌唱
時代也向你頒發(fā)最高的獎賞
你最卑微的詩人也比我偉大
你最年幼的兒子都比我強壯
你的名字在我的唇邊上
就像天使的吻一樣
我怎么能夠忘記你呢,耶路撒冷
你這黃金之城是多么榮光!
如果你看過電影《辛德勒名單》,你一定會記得這首歌《金色的耶路撒冷》(Jerusalem of Gold)。當你再次聽到這首旋律憂傷但有美妙的歌曲時,你會想到什么?
(圖文來源:覺羅格格的博客 責任編輯:幸鵬)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