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法——海市蜃樓的幻境
海法面臨地中海,是風景最為秀麗的城市之一,這里不僅是以色列最大的港口,也是以色列第三大都市。你可以在這里領略地中海景色宜人的海灘,還可以登高迦密山,海法周圍自然風景名勝眾多,這里現(xiàn)代街區(qū)與古老城區(qū)并存,基督教教堂與清真寺間雜,山明水秀,在所羅門的詩中曾贊美過它的美景。海法是“美麗的海岸”之意,在十九世紀末,大馬士革與海法之間的鐵路便已鋪設完成,而當猶太人移民到海法之后,海法便成為了一個現(xiàn)代化的城市。這里還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景點“巴哈花園”——巴哈教的全球中心。
海法的日出美妙絕倫,絕不亞于特拉維夫。在遙遠的海平面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炫目的朝夕伏在天際,太陽似乎是一下子就跳出了海面,須臾間便把整個海面染成一片鮮紅。金光耀目下的大海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浪花肆無忌憚的拍打的港口的碼頭和岸邊的礁石,波濤陣陣涌上沙灘,似是要把所有的痛苦和磨難沖走,把所有的快樂和美好留下了。從山上遠眺整個海港,看不到波濤的洶涌,聽不到巨浪的拍岸,一切都是那么沉寂而又寧靜,就如置身與畫中,讓人不忍放過這樣美妙的清晨。
海法,同樣是一個充滿了故事的城市。在這里不僅基督教堂林立,以色列境內(nèi)唯一一處伊斯蘭教艾哈邁德派(Ahmadi Muslim)社區(qū)便位于海法的Kababir居住區(qū)中,最重要的是,海法還以同樣寬厚的胸懷容納了巴哈教而全球中心就設在海法。巴哈教的前身是于844年,一位年輕的伊朗人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宣稱,自己是先知巴孛,他告訴伊斯蘭教什葉派信徒,上帝的信使即將到來,他將引領世間走向大同。他倡導信仰自由,他認為天下宗教本是一家,倡導人們應該接受同等的教育、男女應該平等。然而巴孛及其追隨者被視作異端,受到了迫害,而立之年的巴孛被處死。巴孛殉教后不久,在德黑蘭的一所監(jiān)獄中,年輕的伊朗貴族米扎爾·侯賽因·阿里宣稱:他在地牢里受到了上帝的啟示,自己就是巴孛所說的最后一位信使,并獲得了“巴哈歐拉”的稱號,意思是“上帝的榮耀”。就這樣,巴哈伊教在監(jiān)獄中成立了。巴哈歐拉號召人們盡快團結(jié)起來,為建立一個共同的信仰和持久的世界和平而努力。
1891年,流亡的巴哈歐拉輾轉(zhuǎn)經(jīng)過海法,親自為殉教先知巴孛選定了長眠之地——卡梅爾山,這里也就自然成為了巴哈伊叫的全球中心。1987年,巴哈伊世界中心任命加拿大籍建筑師法理博·薩巴,在巴孛陵寢的基礎上,主持設計和建設空中花園。目標是以巴孛陵寢為中心,建設起多層花園,為陵寢創(chuàng)造一個最恰當?shù)耐鈬h(huán)境;趾甑臍鈩荨⒕赖脑O計,有濃郁的中東風味,卻又融合了英國園林的風格,尤以花園華美而著稱。巧奪天工的“空中花園”長約一公里,從路易步行道(Louis Promenade)一直延伸至哈-格芬街(Ha Gefen Street)。中間是令人嘆為觀止的金色圓頂巴布神廟(Shrine of Bab),巴布教派創(chuàng)始人巴布即安葬于此。白天在這座美麗的花園中信步游覽,可以欣賞到絕佳風景;秉燭夜游則另有一番風味,燈光照射下,整座神廟都沉浸在靜謐浪漫的氛圍中。如今這座花園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與近代宗教(僅約150年歷史)有關的建筑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從山頂俯瞰,美色盡收眼底。碧海藍天、紅瓦白墻、綠樹橙磚……讓人猶如置身于海市蜃樓之中,亦夢亦幻。這里的景致足以讓你忘卻一切的煩惱,不管你是不是巴哈伊教的信徒,在此情境中,你會真的渴望“天下大同”。
站在花園的腳下仰視,安靜肅穆、層次分明,正在修繕中的大殿雖然給人留下些許遺憾,但是卻絲毫阻擋不住巴哈伊教倡導的,熱愛和平、追求平等、人類一家的偉大理想。巴哈花園腳下是風景如畫的德國僑民區(qū),原為十九世紀時前來圣地以色列建立基督教區(qū)的德國圣殿騎士(German Templars)所立。僑民區(qū)中的石屋精巧可人,別有風韻。很多石屋保存完好,不少還留有當年居民蝕刻下的他們的名字。
正在我瘋狂拍照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別致的院落,庭院中靠近街墻的檸檬樹上,結(jié)滿了豐碩的果實,庭院的中心有一個小小的噴泉,雖然沒在噴水,但是很明顯得看得出這是古羅馬的樣式,院落里居然有一個馬廄,一匹棗紅色的馬正在安詳?shù)臅裰,屋廊下一只“大丹”正在陽光下打盹,一片溫馨安逸的庭院美景吸引了我。男主人很通達,也很熱情,允許我進院子里拍照,并告訴我這里是他的家,而他是阿拉伯人,自己是生意人,平時很喜歡騎馬。
美女導游告訴我,在這個地區(qū)有這樣的私宅,在以色列算是非常有錢的人,與我們中國說的“富豪”相差不大。而且這里的人都非常熱情,不管他們哪里人,有沒有宗教信仰,他們都能很友好的對待來這里參觀的每一位游客。不禁又回頭看了一眼那座迷人的“空中花園”,就像它所代表和倡導的,無論是何種宗教,都應該凝聚起人類的一種向善的力量,它能化解分歧和爭端,求得世界的友愛與和平。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