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娛樂 > 正文
在毗盧閣東側(cè),有一座高大的白塔,俗稱舍利塔,然而這座白塔根本不是舍利塔,而是“金剛延壽塔 ”,是明代越靖王朱瞻墉于正統(tǒng)二年(1437年)所建的。舍利塔是高僧的墓塔,塔下埋葬的是高僧圓寂后,尸體火化后留下的骨灰,所謂“舍利”就是骨頭中的交油所結(jié)成的小球,一般只有半個大米粒大小。而這座金剛延壽塔中所藏的是皇太后的生辰八字和佛經(jīng),越靖王朱瞻墉意在借助佛的力量,為皇太后祈福和延壽。塔為覆缽形藏式塔,磚石結(jié)構(gòu),通體涂白,塔身下面是四方形的須彌座,長寬各5丈,須彌座上有3道環(huán)形的金剛帶。覆缽形的塔身上面高聳著圓錐形的塔剎,塔剎上有13道環(huán)帶,象征著佛家所說的“十三天”,塔剎的頂端為日、月、星飾物,全塔通高5丈有余。
在舍利塔后面的墻壁上,鑲嵌著一塊石碑,字跡已經(jīng)十分模糊,只有少數(shù)幾個字尚可以辯認。這是潭柘寺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塊石碑,立于金代明昌五年(1194 年),已經(jīng)有800多年了。碑上刻的是當(dāng)時潭柘寺住持重玉禪師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記述了在金大定年間,皇太子完顏允恭到潭柘寺進香時的盛況!度障屡f聞考》中收錄了這首詩,名為《從顯宗皇帝幸龍泉寺應(yīng)制詩》,全文如下:
一林黃葉萬山秋,
鑾杖參陪結(jié)勝游。
怪石闌珊蹲玉虎,
老松盤曲臥蒼虬。
俯臨絕壑安禪室,
迅落危崖泄瀑流。
可笑紅塵奔走者,
幾人于此暫心休。
在清代編寫的《潭柘山岫云寺志》中也記載了這首詩,名為《從顯宗幸潭柘》,此外文字上也略有不同。其中第五句寫為“安禪客”,第七句寫為“可笑紅塵名利客”。按照現(xiàn)今詩碑上所殘存的字跡辨別分析,后者出入較大,前者比較準(zhǔn)確。
詩題中的“顯宗皇帝”名叫完顏允恭,其實他并未作過皇帝。完顏允恭是金世完顏雍的次子,于大定初年封為楚王,完顏允恭為正宮皇后娘娘所生,按照當(dāng)時“在禮貴嫡”的法制而被立為了皇太子。金世祖晚年身體欠佳,遇到郊天、祭祖等大典自己不能親自主持時,便由完顏允恭代替。完顏允恭于大定二十五年六月去世,終年 39歲,其子完顏璟被立為皇太孫,定為皇位的繼承人。大定二十九年,金世宗去世,完顏璟繼承了皇位,這就是歷史有名的金章宗。章宗登基之后,追謚其父完顏允恭為“體道弘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廟號“顯宗”,“袱于太廟,陵日裕陵”,因此后人才稱其為顯宗皇帝。
從詩碑的內(nèi)容上看,當(dāng)時的潭柘寺已經(jīng)相當(dāng)繁盛,自然景色十分優(yōu)美,顯宗在鑾駕的護擁下游寺賞景,其場面是相當(dāng)壯觀的,詩碑為研究潭柘寺在金代時的歷史狀況,為研究金代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文字資料和實物佐證。這塊詩碑是潭柘寺的寶貴文物,而且非常有名,歷史上被稱為“金代詩碣!
從讓黃金周的寶島游遭遇意外波折的臺風(fēng)“薔薇”,到如今華航班機的亂流急墜事件,內(nèi)地游客和臺灣的黃金... |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來臨,秋色也漸濃了。俗話說“一葉知秋”,又到了賞紅葉的時節(jié),周末不妨駕車出游,看層林浸染,領(lǐng)略秋的韻味... |
|||
在一個國家的文明體系中,博物館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緯。一個日益重視公眾文化權(quán)益的社會,其文化設(shè)施理應(yīng)盡可能消除各種門檻... |
第二屆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暨運河名城專家論壇在江蘇揚州舉行,期間將舉辦嘉賓水上入城儀式、專家論壇等多項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