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
房山張坊鎮(zhèn)大峪溝村是北京最大的磨盤柿生產專業(yè)村,被稱為“中國磨盤柿第一村”;仙棲洞位于張坊鎮(zhèn)東關上村,是華北地區(qū)唯一由水路進入的天然溶洞。一嶺之隔的云居寺更被稱作“北京的敦煌”。
十月初柿子才能這么紅
大峪溝
坐擁爛漫為時不遠
大峪溝村已經赫然拉出了一條“中國磨盤柿第一村”的橫幅,但絲毫不見想像中的漫山紅遍———“要不了多長時間了”,引領我們的村民朱啟明指著青綠的果實上那道深陷下去的縊痕,“就只等一場霜了”。想想吧,你在村中留宿,在被西風吹醒的那個清晨,睡眼惺忪中,慵懶地推開門去,卻驚人地撞入了滿懷的火紅……
對于大峪溝的村民來說,這種每年一度的驚喜已經上演了600余年,就連明成祖以來的帝王們,怕也只能是通過對這種紅艷欲滴的御貢果品的征調中,多少緩解一下對于村民坐擁爛漫的妒心吧。而今,處于深山中的大峪溝,單等“十一”過后,馬路兩邊將擺滿大筐小簍……
仙棲洞
仙棲洞
數十萬年的秘密生長
輕拉頭頂的纜索,小船便悠悠地滑動開來了。碩大的“神筆”、巨幅的“石!薄ⅰ讲浇跃,令人目不暇接。一路“言窮辭盡”抱怨和感嘆聲中,居然偶爾也能聽到“這都是人造景觀吧”的懷疑。那時,我們正處在那個深邃廣布、高達98米的“仙棲大堂”中,四周耀如繁星的彩燈居然都是當初人工徒手攀爬安裝完成。
九渡潭拍照的新人
出口應該像入口一樣豁然吧,秋日的夕陽打上臉龐之際,我們才發(fā)現遠處的山嶺已經微微泛黃;不久,附近紅葉大峽谷中的數千畝黃櫨就將變成一片濃郁如火的云霞。回頭再看出口,我們仍然很難相信這個當初常年流水不止的“水洞”居然曾經只是些橫七豎八的石頭縫子,而仙棲洞,就在里面秘密生長了幾十萬年。
指南
自駕車:京石高速公路———京周路———周張路
公共交通:天橋長途汽車站乘917(天橋-東湖港方向)分別至云居寺道口、大峪溝村下車。
景點票價:云居寺門票40元,觀瞻佛舍利10元,石經山門票15元;仙棲洞門票45元。
食宿:大峪溝村有民俗接待戶20余家,提供蘑菇燉小柴雞、拔絲咯炸、吊爐燒餅、柿子糕等特色鄉(xiāng)村美食。云居寺內云居飯莊以素齋為特色,并可品嘗特制的云居紅牌養(yǎng)身酒,單項菜品價位一般在15元—35元不等。
周邊
張坊宋遼古戰(zhàn)道:1991年發(fā)現于張坊村,建于北宋真宗年間。青磚結構的戰(zhàn)道從地面進深4米,道內并排可立3人,高度達到3米。邊側設有流水槽,盛水缸,墻壁有臺燈,頂部有通氣孔。地道內有一深水井,地道兩側均有約2米的藏兵室。古戰(zhàn)道在古鎮(zhèn)地下四通八達,迂回曲折,通四門城樓,通片上村任家墳,初步探測約為1500米,現在已發(fā)現和修復400多米。
宋、遼對峙時期,古戰(zhàn)道優(yōu)良的軍事性能,曾使幽州一帶遼軍不敢貿然南下。古戰(zhàn)道的功能在明朝進一步得到發(fā)揮,成為明軍抗擊蒙古韃靼的軍事堡壘。
采寫/本報記者 耿繼秋
攝影/本報記者 尹亞飛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