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的琴聲
登上鼓浪嶼碼頭,就見那碼頭的售票房是一個鋼琴的造形,因此,人們都稱它為“鋼琴碼頭”。碼頭前廣場上,正有一位藝人在那里旁若無人地彈奏著電子琴。那樂曲聲十分悅耳動聽,引得游人駐足下來不肯離去,似乎忘記了時空。對于街頭賣藝,經(jīng)常出游的我看的多了,可廈門鼓浪嶼的藝人和以前我見到的那些街頭賣藝人不能同日而語——那可是真正的藝術(shù)家,說不上還是哪個藝術(shù)院校的教授或演藝界的名人。這些藝術(shù)家不收游人錢,只陶醉在音樂的快樂中,同時,也把這種陶醉和快樂傳染給了游人。
在鼓浪嶼上還有一處鋼琴博物館,它是目前我國唯一的一家專門展示古鋼琴的專業(yè)博物館。最初是由澳大利亞籍華人胡友義窮畢生精力收集的中外二百余年的各種鋼琴40架,現(xiàn)在已經(jīng)達(dá)到百余架了,其中有一架是胡先生在鼓浪嶼收集到的,是已故著名鋼琴家許斐平從小彈到大、留在鼓浪嶼家中的鋼琴。
人們都爭著在那里觀看排照留念。原來,廈門從清后期就是一個開放城市,素有“廈門,廈門,華夏之門”的美譽(yù)。那些西方來的商人、冒險家們在島上蓋起了豪華別墅的同時,也把鋼琴帶到了島上,從此,廈門不再僅是物欲橫流,還有音樂相隨了。因此,人們又把鼓浪嶼叫成了“音樂島”。
回到市里,我到廈門大學(xué)去看一位同學(xué),同學(xué)帶我游了一次廈大,讓我吃驚的是,這所大學(xué)居然有山有湖,還有海灘。到了廈大南門不遠(yuǎn)的海邊,在馬路邊上我看到了一道長長的矮墻,上面刻著五線譜,是著名作曲家鐘立民譜寫、張藜和紅曙作詞的《鼓浪嶼之波》。記得在1984年的春節(jié)晚會上,我們吉林省的歌手張暴默演唱了這首歌,使它傳唱全國,并成了廈門的名片。至今我還能記起它那美妙的旋律和動情的歌詞: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
海水鼓起波浪。
鼓浪嶼遙對著臺灣島,
臺灣是我家鄉(xiāng)。
登上日光巖眺望,
只見云海蒼蒼。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
美麗的基隆港!
母親生我在臺灣島,
基隆港把我滋養(yǎng)。
我緊緊偎依著老水手,
聽他講海龍王。
那迷人的故事吸引我,
他娓娓的話語刻心上。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
美麗的基隆港!
鼓浪嶼海波在日夜唱,
唱不盡骨肉情長,
舀不干海峽的思鄉(xiāng)水,
思鄉(xiāng)水鼓動波浪。
思鄉(xiāng)思鄉(xiāng)啊思鄉(xiāng),
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
美麗的基隆港!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于歷史原因,中外風(fēng)格各異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