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穿行于祖國西南大地,成都重慶游走,從一個火鍋店到另一個火鍋店,從一份鮮鴨腸到一份鮮百葉,日子過得鮮紅火熱,隨身帶著飄香的火鍋味,舌頭仿佛遁入萬丈紅塵——這紅塵原本是四川辣椒做的裝置藝術。
在成都,朋友們都為晚飯吃哪一家火鍋店爭論不休!坝窳帜沁呌幸粋飄香火鍋,好吃慘嘍!”“你說的那個不行,要去蜀九香,這個才安逸。”“別爭了,我看咱們還是去快樂老家,材料新鮮,巴適得很!倍搅酥貞c,這里的人更是把火鍋當成了自家人,每個人都要和我說出種種火鍋的名號,從趙二火鍋到渣渣老火鍋,從朱氏胖子爛火鍋到曉宇火鍋……似乎重慶就是長在火鍋里的城市。
我在一旁聽著,毫無主意,但我相信不管去哪一家,都會好吃,不同的只不過是不同的層面,有的鍋底炒料香,有的是鵝腸黃喉妙。最后我們還是去了一家錦亭火鍋,這是成都火鍋標準化的典范。
相對來說,火鍋是中餐里容易標準化的食物。一般人能想到的是鍋底標準化和小料標準化,然而在錦亭,一切都是標準化,包括一盤豆芽或者一份青筍。老板姓付,標準成都刁嘴好吃鬼,他力圖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極致,事實上也做到了。豆腐是找鄉(xiāng)下一家做豆腐的人家專門用井水做的;黃喉都是一根根手撕的;在許多地方吃到的耗兒魚都是大冰坨,在這里能吃到最新鮮的;就連小吃也是講究多多,紅糖粽子用的紅糖都是傳統(tǒng)手工自己曬蔗糖,這種糖甜得柔和,絲毫不鋒利。再加上地道牛油火鍋,搭配著成都稍有陰冷的天氣,香味四溢,我都想摟著火鍋一起跳個舞了。
在這里推薦成都重慶的火鍋似乎有點不仁道,有遠水解不了近渴之感。一個好消息是:這家錦亭剛剛在北京開業(yè),工體里面,裝修體面,價格不算貴,更主要的是味道跟成都吃到的一模一樣,無論是鍋底、調料還是涮菜,一律都從成都空運。我已經(jīng)吃過北京店,又吃過了成都店,可以負責任地說:毫無二致,連豆芽的長短都跟成都的一樣。尤其推薦他們家的包子,作為一個主食愛好者,我反正要留著肚子填幾個包子。
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民國時期,稱北平。新中國成立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現(xiàn)為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全國第二..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