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壩上地區(qū)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僅有4℃,到了每年的8月份,平均氣溫甚至只有不到20℃。因此,張北壩上素有“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的說法。
木蘭圍場:從“木蘭秋狝”說起
然而,真正稱得上“壩上草原精華”的,卻是位于河北省東北部的木蘭圍場(塞罕壩)。關于木蘭圍場,在學界,有種說法是“一個木蘭圍場就相當于半部清史”。
的確,縱觀整個清代歷史,木蘭圍場都始終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這里曾是清帝聯(lián)絡北方蒙古諸部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重要場所,發(fā)生過諸如平定噶爾丹叛亂的“烏蘭布通之戰(zhàn)”等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
并且,作為清代的皇家獵苑,木蘭圍場注定會與皇家結下不解之緣。
從康熙二十年(1681 年)設立之日起,至嘉慶二十五年(1820 年)的140 年間,共有康熙、乾隆、嘉慶先后來此舉行了多達105 次的“木蘭秋狝(xiǎn)”。甚至,連在位13年卻從未到過木蘭圍場的雍正皇帝,也曾立下了“后世子孫,當遵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的遺囑。
那么,究竟什么是“木蘭秋狝”呢?
其實,所謂的“木蘭秋狝”,就是指每年的7、8月間,由皇帝親自率領王公大臣和八旗精兵來此進行演練騎射的一種狩獵活動。在清代,這是一件意義十分重大的盛事。
根據(jù)史料記載,每次狩獵開始之前,都要由“管圍大臣”率領騎兵在預先選定的區(qū)域,將獵物(主要是鹿)合圍進一個逐漸縮小的包圍圈。而參與圍獵的騎兵們則頭戴鹿角面具,隱藏在圈內(nèi)的密林深處。等到一切準備就緒,他們便吹起木制的長哨,模仿雄鹿求偶的聲音。
雌鹿聞聲而來,其他猛獸也循著鹿蹤,紛紛向這里聚攏。等到包圍圈縮得不能再小了,大臣就奏請皇上首射,皇子、皇孫隨射;然后便是其他王公貴族騎射;最后才是大規(guī)模的圍射……
有人曾據(jù)此認為“木蘭圍場”是個歷史概念。但現(xiàn)在,更多的人卻傾向于相信,“木蘭圍場”首先應是個地理概念。從范圍上看,“木蘭圍場”主要由今天的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qū)和紅松洼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等三大景區(qū)組成。
整個木蘭圍場景區(qū)內(nèi),除了當年的《還珠格格》、《康熙帝國》等影視劇的外景地——“月亮湖”、“百花坡”、“紅山軍馬場”之外,與塞罕壩林場隔河相望的烏蘭布統(tǒng)草原、將軍泡子、五彩山等地的風光也十分秀美。
尤其是7月份進入夏季之后,木蘭圍場壩上草原還常常會出現(xiàn)令人咋舌的氣象奇觀:每當雨后清晨,云霧繚繞的天地間,山巒、樹木若隱若現(xiàn),這時候,一輪紅日突然噴薄而出,頓時將霧氣染成了金的、紅的、紫的斑斕色彩;而到了傍晚,日落西山之時,樹林下那些默默流淌的溪流也仿佛著了火似的,流光溢彩,就像有萬點碎金正在隨風蕩漾……
說起壩上,過去人們津津樂道的總是壩上的斑斕秋色,殊不知夏日的壩上也同樣叫人心醉神迷。正是7月使我們相信,在這個高原與平原交界的地方,如果夏天也是有顏色的,那它一定是“清清爽爽的薄荷色”。(文/樂珊 圖/周禹林 李濟山)
相關閱讀:
張家口的發(fā)源地是現(xiàn)位于橋西區(qū)的堡子里一帶,這里的發(fā)展是整個張家口逐步繁榮的歷史見證。而張家口名稱的由來也和這里有密切的關系。堡子里(亦稱下堡),明代時屬京師宣府鎮(zhèn),為萬全右衛(wèi)地。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指..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