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游胡同
由于詩意棲居就在南池子大街上,所以此條路線基本上是繞著故宮外圍走一圈,可以南長街—北長街—北池子—南池子的路線走,一路上都可以看見故宮的城墻和角樓,大概到太陽落山時可到達詩意棲居,在這里看太陽在故宮的東南角樓上慢慢落下,很是愜意。
故宮、中山公園、天安門、國家大劇院就不多說了,來說說離故宮皇城最近的這些胡同。這里的胡同可以說是最具皇家氣質(zhì)的,繞著故宮走一圈,長長的巷子、斑駁的城墻、美麗的角樓,這些在其他胡同無法看到的元素在這里卻會時不時闖入視線。南長街、北長街、南池子、北池子……這些“大街”似的胡同早已耳熟能詳。另有一些胡同在歷史上是為皇室服務的,燈籠庫胡同是用來放燈籠的,緞庫胡同是用來放綢緞的等等。
走在這些大街小巷,不期而遇的都是和皇家有關(guān)的寺廟和建筑,雖然大多數(shù)都未對外開放,但是其建筑之精美堪與皇宮媲美,如位于南池子的皇史宬,皇史宬是明清兩代皇室保存皇家史冊的檔案館!皩k”這個字還真不多見,相傳當年原意名為“皇史藏”,嘉靖皇帝親自題寫匾額時不小心寫成了“皇史宬”,陪同大臣迎合上意,將錯就錯,于是就成了今天的皇史宬。
從咖啡館出發(fā)尋找皇史宬:向南300米處。
南、北長街和南、北池子對稱,分別依偎于故宮東西兩側(cè),成為皇宮外圈的主干道。其中位于北長街的福佑寺就曾是清康熙帝在紫禁城外的避痘所,后來成為了喇嘛廟。新中國成立后這里就成為了班禪駐京辦事處。
從咖啡館出發(fā)到南長街北長街:向南進入長安街,沿長安街向西,經(jīng)過天安門和中山公園即可到。
五、秀冠咖啡:國子監(jiān)旁,感受濃濃的古典氛圍
國子監(jiān)街片區(qū),相比南鑼鼓巷和五道營,展現(xiàn)的是一種安靜和低調(diào)的氣質(zhì)。走過滄桑的牌樓,大街上的嘈雜和浮躁似乎一下子被隔離了出去,只剩下斑駁的樹影和紅墻在勾畫著歷史的輪廓。午后滿滿的陽光灑在咖啡館紅色的門窗上,兩個金發(fā)碧眼的外國女孩坐在門口安靜地品著咖啡看著書,很認真的樣子,屋子的門沿上清麗的寫著兩個字:秀冠。這里是離國子監(jiān)最近的一處咖啡館,再加上純正的意式咖啡和印度酸奶,吸引了不少外國游客。我們也找了一個靠近陽光的位子坐下,或許是我們的到來打擾了這份清靜,兩個女孩抬頭看了看,我們相視一笑。
咖啡館的旁邊就是中國古代的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那是皇上都有可能親自來上課的地方,能在國子監(jiān)學習,其榮耀程度一點也不亞于今天的清華北大。這里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可都是風云當朝的人物:如于謙、袁崇煥、紀昀、劉墉、林則徐、李鴻章、沈鈞儒等。或許是因為國子監(jiān)的緣故,這里的咖啡館顯得有那么一點點學術(shù)跟清高。不遠處,老人們聊著天下著棋,懶懶的小狗在主人腳下呼呼大睡。濃郁的古典氛圍又似乎貼近了大眾跟蒼生。
我點了一杯香草酸奶,開始靜靜享受一個陽光的午后。百無聊賴的我看了看周邊,原來旁邊的兩個外國女孩在學習中文,書上畫滿了標注。我想,來這樣的地方學習中文感受中國文化實在是件雅事,古代的皇家學堂與努力學習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在看似平行的空間里就這樣在這家咖啡館里交錯了……
尋找秀冠咖啡館
關(guān)鍵詞:國子監(jiān)、孔廟、老外、文化、氛圍
地址:東城區(qū)國子監(jiān)街25號
營業(yè)時間:8:00-20:30
特色推薦:意式咖啡、印度酸奶
人均消費:40元
交通:公交13, 1116, 117至雍和宮下南行200米,見"成賢街"牌樓,即國子監(jiān)街。地鐵2號線,5號線至雍和宮,出5號線C口或D口,南行200米,看見"成賢街"牌樓,即國子監(jiān)街。
TIPS:秀冠咖啡在屋外有三張桌子,在陽光充足的午后,這里是最佳座位,就是離大街有點近。店里經(jīng)常有老外拿著書籍和本子又寫又畫,小編留意了一下,很多都是在學習中文,其實不妨和他們搭搭訕,對于雙方外語水平的提高都很有幫助哦~
秀冠咖啡的左鄰右舍
喜鵲咖啡:喜鵲有兩家店,一家在南鑼鼓巷,一家則在國子監(jiān)。國子監(jiān)這家的裝飾比較古典,跟這條小街的氣氛很相似,而且可以用舊書和舊雜志換咖啡喝,很有氛圍。地址:東城區(qū)國子監(jiān)街76號。營業(yè)時間:10:00-22:00。
頤園咖啡:一家不大的咖啡店,花花草草零星地點綴著,里里外外都沒有刻意裝飾。老板很熱情,感覺在這樣的下午是很舒服很放松的。地址:國子監(jiān)街37號。營業(yè)時間:9:00-21:00。
附近五道營胡同的咖啡館
國子監(jiān)街到五道營很近,出國子監(jiān)街,沿安定門內(nèi)大街向北走5分鐘即到。很多人都說五道營胡同是第二個南鑼鼓巷,店鋪鱗次櫛比、游人如織。在周末,似乎不管你推開哪家的店門,都會看到滿滿的座位,然后很自覺地退出來,除非抱著非這家不去的決心。除了一些特色咖啡館和酒吧之外,這里各式各樣的小店也會讓人流連忘返,能淘到一些愛不釋手的小玩意兒也不足為奇。
李記咖啡館:老北京的裝修風格,木質(zhì)建筑、鏤花窗戶,更像是一個中式的茶館,自制餅干和百利甜酒還不錯。地址:東城區(qū)五道營胡同34號。營業(yè)時間:11:00-23:00。
沐名咖啡:喜歡貓咪的童鞋們有福氣了,店家養(yǎng)了四只非?蓯鄣呢堖,似乎因為是習慣了被拍和被摸,因此見到各種各樣的客人都十分的淡定。在一個慵懶的下午,四只慵懶的貓咪作陪,想想就舒服啊。地址:五道營胡同53號。營業(yè)時間:11:00-24:00。
十九日咖啡:店面不大,但是可以看出來裝修是很花心思的,來到這里,一定要嘗嘗他家的榴蓮芝士蛋糕,第一口可能會不習慣,但是第二口的時候榴蓮香就會充分體現(xiàn),值得慢慢品嘗。地址:五道營胡同48號。電話:010-64021016。營業(yè)時間:10:00-22:00。
串游胡同
可先在五道營胡同閑逛,接著去往國子監(jiān)和孔廟,然后在秀冠享受暖暖的午后。
國子監(jiān)和孔廟
國子監(jiān)街,槐樹、牌樓、胡同,三樣老北京街道的標志物在這里齊聚一堂。關(guān)鍵是,在這條街上,坐落著中國古代的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在這里,皇帝都有可能來講課,聽眾之多都能延伸到旁邊的孔廟去,能聽皇帝上一堂課,在當年可比如今上北大、清華都榮耀。旁邊,則坐落著中國第二大孔廟,國子監(jiān)和和孔廟一起,古老的宗廟和學堂,濃郁的古典文化氛圍撲面而來。再加上這兒附近大多數(shù)居民都是老北京,能讓人看到原汁原味的北京胡同生活,。如今,歷經(jīng)滄桑的國子監(jiān)和尋常百姓的生活融為一體,雖也有不少的特色商店,但是處處透露著文化,文化味遠大于商業(yè)味。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安定門內(nèi)國子監(jiān)街13-15號
開放時間:8:30-18:00(旺季5月-10月,17:30停止售票)、8:30-17:00(淡季11月-4月,16:30停止售票)
票價:成人30元/人,學生15元/人
雍和宮
北京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黃教寺院。雍和宮建筑精美華麗,具有將漢、滿、蒙、藏等多種建筑藝術(shù)融為一體的獨特藝術(shù)風格,仍有眾多的僧侶在其中修行。里面的藝術(shù)品豐富多樣,多為無價之寶,其中一尊佛像是由一整根白檀香樹的主干雕刻而成,該佛像高約18米,直徑超過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木雕大佛,各類唐卡也很精美。據(jù)說在雍和宮求的平安符很靈,有僧侶專司開光事宜,到雍和宮燒香是不少當?shù)厝撕陀慰偷谋刈鲋隆?/p>
票價:普通門票25元,中小學生軍人殘疾人和持老年證者可以持證15元/人
交通:向東出國子監(jiān)街,過馬路即是雍和宮
咖啡傳入中國的那些事兒
來華的外國人何時何地在中國煮、喝他們自己帶來的咖啡,似乎已很難確定了。不過據(jù)現(xiàn)在所查知,在鴉片戰(zhàn)爭以前的嘉慶年間,來到中國當時最大的通商口岸廣州的洋人已煮、飲自己帶入的咖啡。這種飲食習慣中國人亦有所感覺。“外洋有葡萄酒……又有黑酒,番鬼飯后飲之,云此酒可消食也”。據(jù)《廣東通志》所說的番鬼、黑酒、飯后飲、能幫助消化等判斷,所謂黑酒,應該是指咖啡。與之有些類似的可可多制成巧克力食用,且可可飲無咖啡飲那樣流行。
個別中國人開始品嘗飲用咖啡可能始于同治年間。同治五年(1866)上海的美國傳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一本《造洋飯書》,該書是為來華的外國人吃西餐和培訓中國炊事員、廚師而編寫的。書中除了把coffee音譯成“磕肥”之外,還講授了制作、燒煮咖啡的方法:“猛火烘磕肥,勤鏟動,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熱加奶油一點,裝于有蓋之瓶內(nèi)蓋好,要用時,現(xiàn)軋”。這里先講了焙炒熟咖啡豆,待要煮飲料時,才軋碎馬上煮。后面則講如何加水煮咖啡等。但它沒講加糖,可能有疏漏。那些受外國人培訓做西餐煮咖啡的人多半是受雇傭的中國人,他們因工作需要難免不嘗一口咖啡。洋人在中國吃西餐喝咖啡時,有時也會請中國官員和他們的中國熟人吃一吃喝一喝。由此可知,同治年間已有中國人嘗過咖啡。
中國出現(xiàn)經(jīng)營性的咖啡館則大概在清末。據(jù)清末民初之人徐珂敘述:“飲咖啡:歐美有咖啡店,略似我國之茶館。天津上海亦有之,華人所仿設(shè)者也。兼售糖果以佐飲”。徐珂的書采取了許多清人筆記,可推斷所談之事出現(xiàn)在清末。但此書出版稍晚于《中華大字典》,故難判明“咖啡”一詞哪本書最先使用。不過最先印成鉛字的則是《中華大字典》?梢姷搅嗣駠Х瑞^或大飯店酒店賓館所附的咖啡廳在各大城市普遍出現(xiàn)。(張箭)
咖啡,與近代文人有關(guān)的歲月
咖啡館和文人是天然的盟友,18世紀啟蒙時代,巴黎塞納河右岸的咖啡館就在啟蒙之士的話語熏陶下沸騰不已。知識精英一邊品咖啡一邊縱論國事,順便也把咖啡館作為啟發(fā)民眾政治意識的場所。阿瑟·楊說道:“咖啡館被人群里里外外擠得水泄不通,演說家站在椅子或桌子上滔滔不絕,群眾則翹首擁立門邊,或屏息趴在窗臺上,張著嘴巴全神貫注地聽著!笨Х瑞^價格適當,氣氛安適,不受打擾,咖啡更可以提神醒腦,文人要么到這里獨自寫作,要么邀見朋友,據(jù)傳馬克思的《共產(chǎn)黨宣言》就誕生在巴黎的咖啡館中。而在美國牛仔海明威的眼中,光顧咖啡館的人員構(gòu)成十分可疑:“咖啡館里有才下班的模特兒,有工作到夜幕降臨的畫家,有酒鬼,有一些叫得出名號的人,他們其中有幾位是我認識的,有幾位則純屬冒牌貨!
盡管咖啡和茶并于世界三大飲料之列。茶是地道的“國飲”,而在中國,咖啡卻是遠涉重洋的舶來品。在本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戲劇家田漢的獨幕劇《咖啡館之夜》堪稱最早的以咖啡館為創(chuàng)作題材和背景的文學作品。稍后,咖啡館更是越來越頻繁地出現(xiàn)于張資平、葉靈鳳、崔萬秋、張若谷、邵洵美、林微音、章克標、曾今可、劉吶鷗、穆時英、黑嬰、禾金、張愛玲、徐汗等人的作品中。這些作家中的不少人,一有余暇就到咖啡館去?梢哉f咖啡館與中國近代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相關(guān)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