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然有些房子已經(jīng)年久失修,開始坍塌,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它的美觀,殘缺的房子似乎更加具有歷史感。
彎彎曲曲的山路,錯落有致的山房,在古寨之中,完整地保存著瑤族人古老的生活風(fēng)貌。有古樸別致的吊腳樓,有凌空高掛縱橫交錯的竹水筧,有生火煙熏并舉的火爐塘,有下作牛欄上作儲糧的糧倉,還有原始的酒坊、豆腐坊、榨油坊,一磚一瓦,一門一戶,樸素地展現(xiàn)著瑤族人千百年前的生存狀態(tài)。一不留神,心飛到了千百年前的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后,看見瑤族人歡笑行走在這土地上,自然淳樸。
在一處古屋的后墻屋檐下,還可依稀辨別漢云紋的裝飾畫,幾個正楷的漢字“百子千孫”,光緒年間所刻,令人猜測當(dāng)年的主人家可能還是幾代同堂的大家庭。寨中還能見到解放后留下來的標(biāo)語,字跡清晰可見。一千四百年的滄桑歷史在這129畝的土地之間一一呈現(xiàn)。
邁步在清靜的山路上,一步一風(fēng)景,古老的房子和山巒疊嶂的風(fēng)景絕妙地配搭在一起,古樸而秀麗,陽光雖然不多,被冰雹洗刷過的石板路卻更加清新,青磚、黑瓦、枯木清新中又帶有一點蒼涼。寨內(nèi)還有千年石棺。千年古樹,明清石拱橋等,但卻沒有漢族士大夫鐘愛的那些題刻,那些樓閣,那些小橋流水……她像一個素面的山姑,羞澀地躲在蔥籠的林中,卻有著更令人愉悅的山野之風(fēng)。
在連南境內(nèi),群 山連綿,建國前,居住主要有瑤、漢、壯三個民族。據(jù)史書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約在1500年前,中原文化已傳播到連南,漢族人口已有相當(dāng)?shù)臄?shù)量。在隋唐時期,連南地區(qū)已有一定數(shù)量的瑤族居住,元代時已產(chǎn)生了獨特的社會政治組織——瑤老制。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