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仔餅
我是在8月份才認識這種餅的,穿過這些的街頭小巷,在一個廣州的鬧市區(qū)的背后寧靜里,一群學(xué)生走過。
小表妹問我喜不喜歡吃雞仔餅,我的回答是不知道這種東東呢。索性來上一包,3元錢。這可比后來十一回鄉(xiāng),我特地買的包裝精美的好吃很多呢!小吃這東西,必須吃街頭巷尾的,麥子的觀點呀!
它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原因是形狀像是雛雞。說實話,第一次說的時候我覺得有些繞口或者是不習(xí)慣把“仔”加在食物的名字里。口感真的很特別,可能因為加了豬肉的緣故,巧妙的食材烘烤后,很香,我是吃了不少的。
我們一起看看雞仔餅的來頭吧,不少的刊物上都把它說為廣州的名餅,另外,它的制作工藝已經(jīng)入選了廣州市市級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了,可見不品嘗則會有的遺憾吧!
雞仔餅原名“小鳳餅”,據(jù)說是在清咸豐年間,廣州西關(guān)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鳳的女工所創(chuàng)制,真正的成名是在半個世紀之后。廣州河南成珠茶樓因中秋月餅滯銷,制餅師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餅的原料按小鳳餅的方法制作,并大膽地用搓爛的月餅和豬肉、菜心混合為餡料,再調(diào)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鹽,制作出甜中帶咸、甘香酥脆的新品種“成珠小鳳餅”來,因其異味香脆而受到顧客青睞。
(圖/文 新浪博主 四季光影Slowtravel)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