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沙漠南侵最后的堅守者
毛烏素,蒙古語意為“壞水”,地名起源于陜北靖邊縣海則灘鄉(xiāng)毛烏素村。自定邊孟家沙窩至靖邊高家溝鄉(xiāng)的連續(xù)沙帶稱小毛烏素沙帶,是最初理解的毛烏素范圍。
這里曾流傳著“榆林三遷”的故事。今非昔比,現(xiàn)在的榆林已是“塞上名城”。
在整個毛烏素沙漠形成過程中,神木—榆林—烏審旗之間的幾千平方公里沙地應該是“玄孫”級。事實上直到清代初期,這里都是森林草原;到當代,府谷縣西北部和準格爾旗羊市塔鄉(xiāng),還存有天然的杜松林和樹齡千年的油松——它們是陜西和內蒙古交界的東段地區(qū)繁茂森林消失的見證者,也是沙漠南侵最后的堅守者。
內蒙古毛烏素沙漠中的湖泊群承載了遺鷗的自然界總數(shù)中近40%的個體,即遺鷗噪聲爾多斯種群。河套地區(qū)的烏梁素海是這一地區(qū)內另一潛在的國際重要濕地,由于穩(wěn)定性能較差,僅在遷徙季節(jié)成為過往水禽重要驛站。
這里有70多個內陸湖泊,多為鹽堿湖。每年有200多種、數(shù)萬只候鳥、留鳥、旅鳥到這里棲息、繁殖或遷徏路過。
火烈鳥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非洲、中亞、南亞等地區(qū),在我國十分罕見,屬于世界瀕危野生動物。
它主要生活在咸水湖沼澤地帶和一些瀉湖里,主要靠濾食藻類和浮游生物為生,而榆林河口水庫屬咸水湖泊,水生環(huán)境與火烈鳥的棲息環(huán)境非常相似。
地址:陜西省榆林地區(qū)毛烏素沙漠
門票:免費
交通:西安—包茂高速—延安—包茂高速—榆林(G65包茂高速、蘭扎線)—105公里—毛烏素沙漠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