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云珠故居
涇水邊,歷經600余年風雨,古石板街依舊堅硬;老街旁,渡過百余歲的木樓,在今人的呵護下煥發(fā)出了青春的光芒。離別家鄉(xiāng)幾十年的亞弟、坎坷一生的一代影星上官云珠,終于“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回到”了生她養(yǎng)她的木樓。
2007年11月9日,上官云珠紀念館在江陰市長涇鎮(zhèn)正式開館,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吳貽弓,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劉子楓,著名劇作家黃宗江等,及上官云珠親屬代表出席了紀念館開館儀式,并為之剪彩。著名導演謝晉、王家衛(wèi)送來了花籃。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上官云珠在長涇鎮(zhèn)河北老街上的故居經過兩年多的修復、布展,被建成上官云珠紀念館。上海電影家協(xié)會之前向紀念館捐贈了一批上官云珠的照片、文章、光盤等珍貴資料,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劉子楓將其書法作品“長涇出上官,影壇留云珠”捐贈給紀念館。上官云珠的小兒子韋然將母親獲得的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yōu)秀演員獎杯捐贈給紀念館。
這是一座“青磚薄瓦封火墻,回廊掛落花格窗”的古舊木樓,坐落在長涇老街北、曹家弄西。共有三進樓房,中間圍成兩個天井,樓與樓之間有過道連通。
它那臨街的三間門面,底樓是江南特有的木排門,樓上是成排的花格窗,窗下的木護墻上掛了一塊匾,上書“上官云珠紀念館”幾個大字。
推開排門中的小門,跨過高高的門檻,是三開間的大廳堂,兩邊墻上掛著上官云珠的圖文介紹。繞過中間的屏風,是前后兩進樓房和西邊溝通前后的騎樓圍成的天井。二、三進房的樓上樓下現(xiàn)在都布置了上官云珠的影像資料和實物。
沿著窄窄的木樓梯拾階而上,踏上吱嘎作響的樓板,靠在圍廊邊木圍欄上,我看著這熟悉的環(huán)境,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想。我的幼兒時代就是租住在這座木樓里度過的)。這是當時典型的“商住樓”,前店后庫,樓下經商、樓上住人。這里的門面曾開過理發(fā)店、供銷社的布店、家具店。樓上和后兩進住過好多人家,有西醫(yī)過洪春、修鋼筆的陳師傅、我母親和我的兄弟姐妹。
孕育了一代影星的木樓,你遇到了盛世,否則,你那殘缺的肢體將無法面對來看你的客人。
木樓,正是你的亞弟用她坎坷的人生、輝煌的成就、熠熠的星光、傳奇的故事為你增添了豐富的內涵,是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呵護著你、陪伴著你度過了風風雨雨,是獨具慧眼的父母官將你打扮一新、讓你可以去迎接四方來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