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繁榮到衰落
堅固的城墻、密集的民居、高大的寺廟,大約4個足球場的面積,可以感受得到黑城繁榮時期的規(guī)模。但是,這樣一座美麗的城市為什么突然之間變成了一座廢城,一座荒城呢?
據(jù)資料顯示,漢代曾在這里戍邊,黑城就是居延地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元1038年,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羌族的一支——黨項人建立了西夏政權。從地理位置看,黑城西扼弱水、東鎖沙海、北控居延、南挾大灣。正好處在浩瀚無際的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的南北中軸線,成為一個中心點。為了防備遼國奪占弱水綠洲,進而進犯西夏之境,西夏王朝便調用軍隊,在黑水城設立了“黑山威福軍司”,成為守衛(wèi)西夏王土的一支前沿勁旅。從這個意義上講,黑城實際上擔負著一個舉足輕重的“關隘襟喉”的作用。是北走上都,西抵哈密,南通河西,東往銀川的交通要沖和政治、文化、經(jīng)濟的中心。從那時起,黑城開始走向一時的繁榮,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達到頂峰。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領軍隊攻破了黑城后。設亦集乃路總管府,1826年元朝曾擴建黑城。明朝,作為元朝最后一座城池被征西大將軍馮勝攻下,并被放棄。至此,黑城便與人間煙火隔斷,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廢城”。黑城一直沉睡了四個多世紀,直到上世紀初先后被俄、英探險家發(fā)現(xiàn)并掠取大量珍貴文物。這一發(fā)現(xiàn)像是世界考古史一顆炸響的驚雷,真正把黑城從幻夢中驚醒,從那時起人們才挖掘、考證、研究這一失落的文明。2001年黑城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夏國在中華歷史上曇花一現(xiàn),留下的歷史研究資料少之又少。而現(xiàn)代考古研究西夏最主要的線索來源于黑城,只可惜大多數(shù)有價值的文物都被英俄兩國博物館或民間收藏。
一片蒼茫流沙之中,黑魆魆的孤城仿佛一只孤舟拋錨于死寂的戈壁沙海之中。時間依舊在緘默著,在黃沙之中的斷壁殘垣中無情無愛地流動著;它的強大和冷酷,它的不可捉摸都像黑城失落的文明一般令人窒息,令人無言以對。在我看來,黑城很美,透著一種蒼涼的悲壯的美,一種無法用詞藻堆砌的美,一種勝過瓊樓玉宇雕梁畫棟的美。這美緣于時間,也緣于內心。而我,久久不愿離去。
TIPS
額濟納旗屬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距酒泉200公里,距銀川600多公里,周邊城市酒泉市、嘉峪關、銀川有飛機場,也有多條鐵路線、高速公路經(jīng)過,到達上述城市后,轉乘長途汽車或包車可到達額旗。黑城位于達鎮(zhèn)西南約28公里,沒有班車,可以在鎮(zhèn)子上租車前往。這里是攝影愛好者最鐘愛的“尋寶”之地之一。(撰文、攝影/英子)
相關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