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是蜚聲中外的“絲綢之路”上現(xiàn)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遺址。從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達萊庫布鎮(zhèn),南行28公里就能到達。戈壁、大漠、藍天、流云,黑城就在這幅壯闊的背景下,滿目滄桑,靜靜佇立。
城廓:蒼涼的背影
“黑城”蒙古語為哈日浩特,是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城遺址。一般來說絲綢之路上現(xiàn)存的古城大多是土墩子,黑城也不例外,只是它保存得更加完好,能清晰地看到城池的輪廓。在馬可·波羅游記中寫到這是一座繁榮的城市,歲月滄桑,眼前的黑城在漫漫黃沙包圍中,只留下一個蒼涼的背影。
攀著沙丘登上頂部,古城一覽無余,現(xiàn)存城墻為元代擴筑而成,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434米,南北寬384米,周長約1600米,總面積近17萬平方米。城外西南角有伊斯蘭教拱北建筑一座,巍然聳立地表。古城仿佛是百歲高齡的老人,雖然歷盡滄桑衰老不堪,但卻不失積淀百年的風(fēng)度,仍是一副凜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四面城墻兀然而立,四個城門口都有甕城拱衛(wèi),城墻外側(cè)的馬面、敵臺延續(xù)著恪盡職守的模樣,夯筑的經(jīng)緯線橫平豎直歷歷在目,蒼黃的夯土在強勁暴虐的西北風(fēng)卷起的漫天飛沙和碎石的煎熬下斑駁不堪。流沙滾滾而天路遙遙,殘垣斷壁而古城縹緲,給人一種神秘莫測之感。
最讓我驚訝的是它的原生態(tài),黑城基本處于全開放狀態(tài),包括用泥土夯成的古城墻都允許游人行走。看著人們在城墻上攀來跳去,真不禁為古城的命運擔(dān)憂。由于地處沙漠邊緣,黑城飽經(jīng)風(fēng)沙侵蝕,黃沙慢慢在城墻底下堆積上來,可嘆,若干年之后,世間再無黑城!
地處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最西端,東經(jīng)97°10′-106°52′,北緯37°21′-42°47′,西與甘肅省酒泉市、張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銀市相連,東南隔賀蘭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吳忠市..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