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多雷同,站在街頭,會有不知道身在何處的錯覺。只有食物,是無法蒙蔽人的。天涯游子念起故鄉(xiāng),最先不能釋懷的,便是記憶中的味道。美味往往大隱隱于民間,有時越是簡陋的門面,越有可能邂逅至味。
吃遍龍頭路
鼓浪嶼最熱鬧的地方是以龍頭路展開的,這條龍頭路并不是一條路,而是交錯成“井”字形的4條路。如果手持門牌號找路,會迷失在路的盡頭,下一個號碼可能在平行的另一條路上,此時你會產生路憑空消失的錯覺。如果你不甘心地去問路,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沿著龍頭路一直走右轉,你會看到龍頭路,再右轉,你又會看到龍頭路”。
龍頭路23號在一個斜坡上,有一家名叫蝦面館的館子,店名簡單直接,味道卻好。20元的海蠣煎不似別家用蛋來充數(shù),15元的蝦面湯清味鮮,大蝦、魚丸和青口貝蓋在面上,湯汁鮮濃,原汁原味;25元的沙茶面湯重味厚。這是一家夫妻老婆店,妻子在廚房忙活,丈夫坐在店堂里和客人聊天,吃飯時間就坐在旁邊自斟自飲,若是心情好,還會將自釀的桑葚酒送給客人。
在廈門,魚丸湯是不能不吃的,以草魚為主料,油菜、胡蘿卜、芹菜為輔料,姜、鹽、胡椒粉、香油作為調味。鼓浪嶼島上有很多家魚丸店都覺得自己是老字號,已無從分辨。龍頭路62號原巷口魚丸店在島上很出名,算是家百年老店。魚丸店里面有魚丸和比較貴的鯊魚丸,兩種魚丸的湯底是一樣的,比較清淡,鯊魚丸除個頭比普通魚丸大外,里面的餡料也不一樣,更好吃。
就在原巷口魚丸店旁邊的八婆婆燒仙草,門面很小,但客人卻絡繹不絕。燒仙草的味道確實不錯,里面加了紅豆、花生、薏米等等,量大料又足,口感很豐富,甜而不膩。
隱藏在深巷的美味
廈門的傳統(tǒng)小吃總是和最受歡迎的某一攤點的店名或主人名字連在一起,黃則和的花生湯,烏糖的沙茶面,蓮歡的蠔仔煎,西門的土筍凍,賴厝埕扁食嫂的扁食,中山路的燒肉粽,局口的阿卿薄餅等等,這些隱藏在尋常巷陌的美味小吃就是廈門最叫人留戀的味道。
浮嶼大同鴨肉粥開在菜場不遠處,不少游客拖著箱子前來。粥用鴨湯熬制,僅是白粥撒上蔥花,就美味得很了,還可另加鴨肉、鴨肫、鴨腸、魚肚等。小眼鏡大排檔門口坐滿了等位的人,說是大排檔,實則是連鎖店。因客流量大,物美而價廉,反之也通。多數(shù)海鮮都可分為白灼和紅燒,只是紅燒的一鍋配料可以燒遍所有蝦兵蟹將,造成蟶子和蛤蜊味道是一樣的。
老字號黃則和花生湯店一座難求,深受老廈門人的喜愛和青睞,賣的是各類糕點小吃,2元一碗的花生湯是招牌,甚甜,花生酥爛。廈門濕熱需吃姜,滋陰溫補需吃鴨,便有了特產姜母鴨。街邊小店燉著一只只砂鍋,半鍋生姜半鍋鴨,鴨肉偏咸,生姜倒是很入味。
鼓浪嶼黃則和附近,有家專門吃面線糊的小店,沒有招牌,看門牌號和人氣就能找到了。這種連招牌都沒有,店名只能在營業(yè)執(zhí)照上找到的小店,也能有那么旺的人氣,可見水準著實不俗。類似于爛糊面,但是面是很細很短的那種。煮得爛爛的,很適合早餐暖胃。面線糊里面可以加各種東西,口味清淡。湯頭據(jù)說用的是煮豬雜的湯,非常鮮,而且濃稠,浸了湯汁的油條很美味。
廈門市是福建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是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同時是全國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五個經(jīng)濟特區(qū)之一,享有省級經(jīng)濟管理權限并擁有地方立法權。位于福建東南部,西部與漳州毗鄰,北接泉州,東南與金門島隔海..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