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鎮(zhèn) 高原孤島最后的中轉站
每年5月還沒到,多雄拉雪山積雪也沒開始融化,海拔3000多米的米林縣派鎮(zhèn)已不再冷清,旅店每天都住滿了人,到了傍晚,又有成群結隊的人住進來。選擇在派鎮(zhèn)旅店住下來的人,基本上是劍指墨脫的驢友,集結在這里等待天氣變好,以便翻越雪山,穿越墨脫。希望一睹南迦巴瓦峰雄姿的觀光客,當然不屑于到這里睡40元/晚的床位,吃20元/碗的面條,去幾十人合用的為數(shù)不多的公廁。西藏的中小旅館,多數(shù)靠太陽能熱水器供客人洗漱,所以這里洗澡要看天,陰天下雨,就只能用冷水了。
派鎮(zhèn)是藏南米林縣下轄三鎮(zhèn)之一,雄峙于神山南迦巴瓦腳下,處于世界陸上海拔最高、最深、最長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最佳入口處,從派鎮(zhèn)到墨脫,海拔高度從4200米下降到不足1200米,派鎮(zhèn)所處的天然地理位置,決定其必然肩負著通向“高原孤島”墨脫的最后一個大型集中轉運站的使命,承載著連接繁華與封閉的艱辛。波密——墨脫公路沒有開通前,藏在千山萬壑之中的墨脫所需要的大型物資、設備都是從派鎮(zhèn)和波密一次次運進墨脫的。直到后來,空軍航空兵開辟了成都至墨脫的“空中走廊”,隨后,2010年扎墨公路——扎木到墨脫的公路再次全面打通,派鎮(zhèn)的重要地位才略顯黯然。往日霸主的鋒芒被掩蓋,并不意味著派鎮(zhèn)已經(jīng)微不足道了!吧徣铩崩锩娴陌傩諢o論出行還是生產(chǎn)、生活物資的運輸,依然會首選派鎮(zhèn)。原因是以波密作為起點的扎墨公路雖然修通了,但每年有長達6個月的大雪封山期,路上又要經(jīng)過7個地震碎裂帶,一旦6~7月進入藏南雨季,還會有多種地質災害發(fā)生,扎墨公路隨時可能中斷交通數(shù)天甚至數(shù)月。
派鎮(zhèn)是進入墨脫的中轉站,但要說穿越墨脫真正的起點,多數(shù)人定在離派鎮(zhèn)10多公里的松林口。通向松林口修了簡易車道,想節(jié)約體力的徒步者,可以花30元坐村里唯一一部卡車上去。由于當?shù)亟?jīng)濟條件制約,路況極差,路寬僅一個半車身,盤山路路面凹凸破碎,泥濘顛簸,而且一邊緊挨懸崖,坐在車里的人經(jīng)常不由自主地連聲驚叫。
最難路程 翻越多雄拉雪山埡口
從松林口起,就是進出墨脫最艱難的一段——翻越多雄拉雪山埡口。埡口高度僅4221米,這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是常見的高度,松林口到多雄拉雪山埡口海拔高度垂直上升不過幾百米,但徒步者長年在平原生活,又沒有充分時間適應高原缺氧環(huán)境,會導致體能下降,因此,常人翻山時還是容易發(fā)生高原反應。而雪山變幻莫測的濃霧,以及青藏高原的寒流與印度洋暖濕氣流在多雄拉山口常年碰撞,引發(fā)的八九級甚至十一二級狂風,才是最致命的威脅。越接近埡口,越感受到盤旋山口處的大風對身體強烈的沖擊,讓人站都站不穩(wěn),有經(jīng)驗的向導會貓下腰,降低身體重心以保持平衡,大風讓相隔幾米遠的兩個人聽不清對方說話。這里能見度極低,即使光照最好的上午10點左右,往往也只有十幾米,落后隊友的徒步者,只能靠隊友剛踩下還沒完全被風吹平的腳窩做指引,分辨方向。
多雄拉山口是道鬼門關,“人獸不宜久留”。山口天氣變化無常,無論進山還是出山,必須趕在中午12點前翻過埡口。世代翻越雪山的門巴族、珞巴族和藏族人都盡可能上午翻山,因為中午溫度最高,部分冰雪從下部融化,容易發(fā)生雪崩。中午12點過后,山口大霧彌漫,風雪交加,徒步者在能見度極低時容易迷路。山上常年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寒風刺骨,盛夏時節(jié)也會隨時下起雨夾雪,雨雪打在臉上像刀割一樣,而大風又會帶走身體熱量造成失溫,如果走錯了方向,后果難以預料。
墨脫縣,曾經(jīng)是全國惟一不通公路的縣,直到1993年才有沙石公路通達墨脫縣城,2009年4月20日,我國最后一條通縣公路——墨脫公路新改建工程奠基儀式在嘎隆拉雪山口舉行。這一工程的正式開工,標志著我國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