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陵祭禹故事多
偶然得知祭大禹陵是每年的國家祭典之一,目睹并感受這一具震撼力的盛事,方感受到大禹的傳奇流傳并雋永之所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帶上孩子走近大禹,進行一次尋“禹”之旅。
夏日里到江南,乘汽車出紹興市越城區(qū)東南約3公里,來到會稽山腳下,頓覺涼爽怡人,心儀已久的大禹陵出現(xiàn)在眼前。禹陵掩映于群山翠柏之間,背會稽山、面禹池,福地一片。牌坊前直徑10米的噴泉池內(nèi),數(shù)條“神龍”噴出股股清泉,不時升騰起裊裊淡紫色水氣。汽車在噴泉邊停下來,聽守護禹陵的人介紹,任何來訪者都要從牌坊起,經(jīng)甬道步行至禹陵內(nèi)。自古凡進入陵區(qū)拜謁者,從帝王到百姓,須在牌坊前龍杠處下馬步行入內(nèi),以示對大禹的尊崇。
碑碣為秦始皇令其宰相李斯所撰。甬道兩側古柏夾峙,莊嚴幽深。緩步前行時一位高大碩壯、濃眉大眼的中年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旁邊的人喊他“姒書記”!版Α毙諛O少,猛然想起大禹后代就有“姒”姓。上前攀談果真他是大禹第143代孫,現(xiàn)為紹興禹陵村的黨支部書記。他每年都要與族人或陪同客人多次前往大禹陵。
跨過禹池上漢白玉架起的禹貢橋,大禹陵碑進入眼簾。如今所見為1986年在原址修復的大禹陵,共兩進,中有天井,內(nèi)有“禹井”,禹陵內(nèi)外都沒有離開水。大禹陵是合禹陵、禹廟、禹祠于一體的古建筑群。享殿正中立一座高6米左右的大禹塑像,身著黑底朱雀雙龍華衣,頭戴冕旒。北側為禹廟,依山勢逐漸上升,由禹的兒子啟所建,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祭祀、供奉大禹的廟宇。大禹廟里雖少見蠟燭和香火,但游人很多。在姒氏族規(guī)中,大禹是祖先、是偶像而不是神。
我曾在祭禹的前一天趕到這里,就是要感受公祭大禹的準備過程。跟隨活動的組織者之一、紹興藝術學校校長彭亞錦拍到了他們挑選祭祀用的“三牲”(包括牛、羊和鵝)的準備過程。祭禹要用雄性的水牛,綜合比較每頭牛的年齡、體重、牛角形狀以及體形的健碩程度等多項硬指標。今年最終被選出的牛來自金華的鄉(xiāng)下,不但健壯,而且牛角粗壯,形狀優(yōu)美,超過往年。
鑒湖越臺祥和多
到紹興當天,載我到駐地的的士司機宋師傅告訴我,近兩個月的陰雨天剛剛過去!翱墒且宦纷哌^來,感覺紹興的大江小河水位都沒有什么變化!彼忉專骸斑不是大禹的庇護嘛!紹興大大小小的河道都是疏通的,從曹娥江入海。否則紹興這么多的水系,保不定要發(fā)多大的水呢!”
稽山凝翠,鑒水流觴。巍巍禹陵、縱橫交錯的水網(wǎng)交織成古城紹興一幅不可多得的鑒湖越臺山水圖。環(huán)繞在城鄉(xiāng)大街小巷的大河小溪,水面平靜,只有當剪刀般的烏篷船或運河貨船駛過時,才會激起層層波瀾!皽\渚波光云彩,小橋流水江村”說的正是在紹興那平靜的水面乘烏篷船的魅力。無論是過去還是如今,要感受古城紹興,就坐上烏篷船漂向城鄉(xiāng)的各個角落。至今有些當?shù)厝思胰⒂H的時候都是坐著烏篷船去的。獲“魯迅文學獎”的作者也是夜晚坐著烏篷船去領獎的。一次我在西豆姜村看社戲的時候,見到一位老者也是劃著烏篷船來看戲的。紹興的烏篷船,劃船時是手腳并用的,時速最快可達十多公里。
孔子云:“禹,吾無間然矣。”大禹尊重自然,因勢利導,改變傳統(tǒng)治水策略,采取“治水順水之性,不與爭勢。導之入海,高者鑿而通之,卑者疏而宣之”的方法成功治理水患。還因其實事求是,民族融合,知人善任,尚賢使能的精神明鑒后世。放之當下,依然有現(xiàn)實意義。大禹曾經(jīng)庇護的長三角地區(qū)至今仍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qū)之一,這也是大禹精神價值傳承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
旅游貼士:
交通:可選乘從廣州起飛的航班至杭州蕭山、寧波櫟社機場。杭州和寧波都有前往紹興的機場大巴。
怎樣逛古城?
正值暑期,位于魯迅中路上的魯迅故里成為了學子們的首選。另外越王城、青藤書屋、周恩來祖居、古軒亭口(鑒湖女俠秋瑾就義地)等人文景觀都是值得一游的景點。
有“水上私家車”之稱紹興特有的烏篷船,是一定要坐坐感受一下的,最精華的線路,是在城市廣場烏篷船碼頭為起點至石門橋一段。
有哪些好吃的?
來到紹興,以咸亨命名的酒店、小吃攤遍及全市。要想吃正宗的“紹邦菜”,位于魯迅中路179號的咸亨酒店是理想的好去處,糟雞、茴香豆,油炸臭豆腐、香油霉雙味、紹興老三鮮、干菜燜肉荷葉夾(素有中式漢堡之稱),再配以點心莆絲麥糊燒。一餐地道的“紹邦菜”令人回味無窮。
相關閱讀:
古城紹興在地圖上位于浙江中北部,東接寧波,西臨杭州,距上海232公里。紹興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紹興歷史悠久,建城2500周年。7000多年前,紹興就有人類活動,是中華..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