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石頭城要穿過一個石砌的寨門,上面嵌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匾,而門前還有塊新立的石碑,上面顯示已經(jīng)晉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說起石頭城的歷史,這個看起來與世隔絕的,安靜詳和的小村落,竟然也是大事件發(fā)生的地方。話說在昆明有處名勝古跡叫做大觀樓,其上有一付聞名于世的楹聯(lián),共180個字,被稱為“天下第一長聯(lián)”,乃康熙年間滇中名士孫髯翁所撰,其中在下聯(lián)提到一個詞:“元跨革囊”。
這四個字概述了一段重大歷史事件:且說南宋末年,蒙古軍隊的正面進攻江南因長江天險受阻,于是他們制定了一個龐大的軍事計劃——忽必烈率領(lǐng)蒙古鐵騎數(shù)十萬從現(xiàn)在甘肅一帶渡過黃河,直下甘南,經(jīng)松潘、瀘定穿過整個川西藏區(qū),去攻打當時的南詔大理國(現(xiàn)在的云南),目的是為了對南宋形成南北夾攻之勢。當他們行軍至金沙江天險太子關(guān),游牧民族士兵按北方渡河的方法,用動物的皮制作成充氣囊——即所謂“革囊”——渡過金沙江(至今黃河一帶還用羊皮筏子渡河)。在江邊,忽必列接受了麗江土著首領(lǐng)阿宗阿良(一說麥氏或木氏)的降迎,再長驅(qū)直下,滅了大理國,完成對南宋的合圍。也因此元朝對云南一帶的統(tǒng)治,比統(tǒng)治江南一帶要早18年。從蒙古高原跨甘肅四川兩省的青藏高原邊緣地區(qū)直下云貴高原,這個千里奔襲的戰(zhàn)術(shù)戰(zhàn)略著實令人瞪目!霸绺锬摇笔录䦟υy(tǒng)一全中國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而這個“元跨革囊”的地點太子關(guān),就在現(xiàn)在的石頭城附近。阿宗阿良降迎忽必烈大軍之后,要在金沙江畔興建了一個軍寨,就選中這塊山谷坡地上凸出的巨巖,其借助天然之勢,三面懸崖,一面陡坡,易守難攻,從此就有了寶山石頭城——那是在公元1253年前后。
但實際上建寨之后,這里似乎并沒有再發(fā)生過戰(zhàn)事,想來金沙江水湍急兇險;云嶺山脈眾峰林立,道路險難,忽必烈的奇襲僅是一個個案。至于商旅,通往巴蜀、衛(wèi)藏的茶馬古道也并非必經(jīng)此處。以現(xiàn)今的交通如此發(fā)達,從麗江至此百余公里路程,車程仍需四到五個小時。就這樣,山中歲月,不知多少寒暑,原先的納西官兵,漸漸地成為居民,修建屋舍,豢養(yǎng)禽畜,開墾梯田,一派安靜詳和,成了麗江地區(qū)納西族人最偏遠的定居點之一。也保存了較完好的納西族鄉(xiāng)土文明。石頭城值得玩味的,并不僅僅是它的歷史,更多的,是這個村落和它所在的自然環(huán)境,四圍高山,下臨金沙,壯闊蒼茫,而在奇石凸起之上,有簡約古樸的民族風格鄉(xiāng)村建筑在山間賞心悅目,其布局奇峻,卻又合乎自然,天人合一。
一位木姓老板把我們讓到他家“木家客!钡亩䦟悠脚_,從花木扶疏的院子拾階而上,忍不住贊嘆了一聲,同小和擊掌歡慶——竟然是一個開闊的觀景平臺,原以為石頭城是風景,卻不想住在風景里,看外面的寶山村也是風景——鋪在山坡上的村莊層層疊疊的,頗有致而又不刻意,下面的梯田也是層層疊疊的,直落到江面,田間有荒煙裊裊,江水如帶,在峨峨大山腳下彎延到遠處的山口。天空依然由很閑的龍王爺控制著,云卷云舒。石頭城并沒有規(guī)模化開發(fā)旅游,但不少背包客、戶外愛好者前來探奇,陸續(xù)也有村民用自家住宅做起了客棧生意,目前石頭城內(nèi)加上寶山村大約共有五、六家客棧,這位木家客棧的木老板算是比較早的先行者。
平臺上有三個外國人和他們的向?qū)г谕鎿淇,這是我在石頭城兩天時間里遇到的唯一一隊游客,相互致意問好,得知是來自德國的背包族,他們頭一天到達石頭城,今天再住一天,明天開始將在這片大山間徒步四天,最終目的是瀘沽湖。隨便選了一間客房住下,設施簡單,卻還干凈,推開窗戶,層層屋頂,次第向下,金沙江對岸的山峰插破天空,沒入云層,真是一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