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中南部,內(nèi)陸深處,有一座東北——西南走向的大山脈,叫武陵山。
武陵山綿延湖南、湖北、重慶、貴州4省市,縱橫400多公里,面積10余萬平方公里。大山里,群峰疊嶂,溪谷密布,道家修仙與佛教參禪圣地點綴其中,恍如人間仙境。
這就是土家族人的家。他們自稱“畢茲卡”(本地人),世代守著武陵山,從來沒有離開過,仿佛和山的歷史一樣長。
梯瑪神歌——
破譯遠古部落的“民族史詩”
尋訪地:龍山縣靛房鎮(zhèn)每年農(nóng)歷四月十七過舍巴節(jié)、張家界武陵源區(qū)寶峰湖下每晚有《梯瑪神歌》實景演出
紅袍、法冠,躍動的巫師。
來自幾千年前古老而獨特的音節(jié),蘊涵著特殊的含義,從身著紅袍頭戴法冠的“梯瑪”口中接連不斷地發(fā)出,伴著奇怪的韻律,在成群的石峰間穿梭。時而高聲嘹唱,時而低聲淺吟,時而猛烈疾呼,時而緩緩細語……
“梯瑪”是土家族的巫師,在土家語中,意為敬神的人,又叫“土老司”。梯瑪神歌,是土家族祭祀的時候,梯瑪用土家語演唱的巫歌。
這一儀式,傳承了幾千年,至今仍在武陵山脈腹地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張家界等處流傳。梯瑪神歌的音樂旋律源于遠古土家部落的牛角號,集詩、歌、樂、舞為一體,內(nèi)容涉及土家族的起源、演變、祭祀、戰(zhàn)爭、狩獵、農(nóng)耕、音樂、飲食、起居、婚戀、生育乃至生命、哲理等歷史和社會生產(chǎn)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無所不包。完整的梯瑪神歌有40多萬言,是土家族的長篇史詩。土家族本無文字,梯瑪神歌就由一代代梯瑪這樣傳唱下來。破譯梯瑪神歌中的潛藏密碼,就可探尋神秘土家族歷史的千古之謎。
除了梯瑪神歌,土家族還有一種流傳至今的古老表演藝術(shù),漢語一般稱為“毛古斯”。這是一種原始形態(tài)的戲劇,相傳為茹毛飲血時代的土家先民所創(chuàng),紀念祖先開荒拓野、捕魚狩獵等功績。毛古斯有完整的情節(jié),有固定的場次和舞蹈、對話,被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1956年,民族學家潘光旦到達永順縣大壩鄉(xiāng)雙鳳村考察,發(fā)現(xiàn)這個隱蔽山寨里保留完好的土家語言、習俗、建筑和民間文化,自此雙鳳村被譽為“土家第一村”,是擺手舞和毛古斯之鄉(xiāng)。
一群“原始人”,趕著由人扮演的獵物,轟然入場。他們赤裸雙腳,身披茅草衣,講土家話,唱土家歌,碎步進退,屈膝抖身,搖頭聳肩,左右晃動,充滿粗野、詼諧的民族氣息和原始藝術(shù)美。
土司城——
融合型山地民族的斑駁記憶
尋訪地:張家界永定區(qū)土家風情園、大庸府城、老院子、永順縣靈溪鎮(zhèn)、芙蓉鎮(zhèn)、古丈縣紅石林鎮(zhèn)、桑植縣兩河口鄉(xiāng)、慈利縣江埡鎮(zhèn)
大山塑造了山地民族淳樸的民風,但客觀上阻礙了他們與其它民族之間的交流。
然而,在武陵山這樣封閉的環(huán)境里生存的土家族卻有一顆開放的心。
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這些神,除了本民族的,還有來自其它不同民族的神。
土家人的由來,是一個謎。根據(jù)基因調(diào)查結(jié)果,土家族基因除了有羌氐民族和百越民族的明顯特征,還間雜有漢、苗、瑤、東歐、日、韓等眾多成分,土家族是一個融合型民族。
但土家族人始終保持著清晰的民族自我認知,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基因變?yōu)楸久褡宓膫鹘y(tǒng),卻從來沒有迷失自我。土司城是最好的見證。
土司制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國時期,土司王由漢族朝廷冊封世襲,在當?shù)赜袩o上的權(quán)威。湘西有三大土司王:永順土司王彭氏、桑植土司王向氏、慈利土司王張氏。這三大土司本是漢族人,娶土家女子,習土家風俗,漸漸以土家人自居,原本只有名沒有姓的土家人也紛紛姓彭、向、王、田、覃等等。
永順土司王彭氏實力最強,在張家界市永定區(qū)、湘西州永順縣修建了兩座土司城。桑植土司王向氏、慈利土司王張氏也各自修建了一座土司城。
這些土司城是軍事性城堡,保存較為完整,有大量珍貴的歷史遺跡,帶有明顯的土家文化特征。在永順縣靈溪鎮(zhèn)的老司城內(nèi),有祖師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宮、土司古墓群等遺跡。祖師殿始建于后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修于明代,采用特殊的梁架結(jié)構(gòu),上架木枋處無斧鑿痕跡,34根金絲楠木大柱支撐屋頂,柱礎(chǔ)用雙疊圓鼓式,具有土家民族特色。在張家界永定區(qū)的土家風情園內(nèi),有一座高達48米、共12層的木質(zhì)土家吊腳樓,無一根鐵釘,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評為最高吊腳樓。
湖南古稱“瀟湘”,地處華中偏南。這片山明水秀的土地對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孕育了毛澤東、劉少奇、蔡鍔、譚嗣同、曾國藩等歷史風云人物,使人們對它充滿了敬意。這里有范仲淹留下千古絕句..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