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花紋,古老的石頭印刷機
開頭已經(jīng)講過了,師傅將傘紙糊上傘架,精美的圖案就想照片顯影似的顯現(xiàn)了出來。這些圖案是怎么畫出來的呢?原來記得電視里演過,說是機器,但記得是在一個石板上,把傘紙平鋪,印刷工像搟餃子皮一樣碾過傘紙,過幾遍,花紋就出來了。正好趕快向畢老請教一下,他笑著帶我們到了放石印機的地方。那是這老宅唯一一間有窗戶的屋子,里面有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塊大理石版。見我一臉懵懂的樣子,畢六富讓一個老師傅為我演示起來,只見老師傅把一張畫有圖案的文稿平鋪在石版上,上面涂上脂肪性的藥墨,使原稿在石版上顯印出來,然后涂上一種酸性膠液開始印刷。因酸化的石材受水拒墨而無色,未酸化的部分拒水著墨而顯色,這樣圖案就按原樣印在了扇面的皮紙上了。
畢六富說過去他怕別人看見他還在用這樣古老落后的機器生產(chǎn),現(xiàn)在,油紙傘制作工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一個項目,每次有客人來,他讓人首先參觀的就是這臺石印機!八狭耍赡苁侵袊在使用的最后一臺石印機了! 站在被歲月磨得無比光滑的石印機前,畢六富滿臉自豪。
聽油紙傘講故事
看完石頭打印機,就該去買傘了?粗且慌排诺膫,突然喚起了很多記憶力的東西。從小到大,關于傘的故事,我們可以如數(shù)家珍!栋咨邆鳌分,在西湖斷橋處作了許仙與白娘子媒人的那柄紅傘,以及在戴望舒的《雨巷》中,被那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手中撐著的油紙傘,最給人以美好浪漫的印象。前些年春晚的歌舞《小城雨巷》中,那唯美的雨巷布景中,舞動的油紙傘,曼妙的身影,一直以來都覺得那是最完美的畫面。其實,每個人的心理,是不是都有一把雨傘的故事,古香古色的老傘,會不會勾起你的某些回憶和思緒呢?傘也是很好的禮物,油紙對有子的諧音,遮風避雨的特性,以及古代書生隨身必備的舊傘,送給父母、朋友、戀人,還有苦苦學習的孩子們,都是不錯的禮物。油紙傘,看似柔弱,但它筋骨剛健,遮風擋雨,毫無怨言;傘的性格,我們的性格,是否會找到一些共鳴。
頭腦里翻滾著這些傘中的故事與民俗,拿起一把大紅傘,反復端詳著,突然覺得那時候才理解什么叫“愛不釋手”,也不知道是傘本身的美麗,還是這精致的工藝,還是這里面的故事把我吸引住了。向畢老道別,從傘廠出來,徜徉在古老略顯破舊的街道上,舊房子,石板路,前夜的雨跡還未干,雨后的小鎮(zhèn),幽靜寧謐;颐擅傻奶炜,濕濕的石路,老老的房屋,握著油紙傘,行走間,不禁默默地念起了戴望舒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文字信息:卓惠)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