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回走,我們沒有走原路,也不可能走原路,因為森林里原本就沒路。正當(dāng)大家興高采烈地往回走的時候,我們碰上了毒蜂,大峽谷里毒蜂很多,如果你靠近蜂巢,毒蜂會主動攻擊人。在路上,為了防毒蛇咬,我們手里都拿了一根棍子,邊走邊敲打旁邊的樹干,響聲驚動了毒蜂,成百上千個毒蜂向我們撲來,我們只好拼命地揮動衣物倉惶而逃。
離開格當(dāng)?shù)臅r候,頭天晚上下了雨,第二天一早我們就起了床,飛機說好了10點到,趁有空我們到附近的山上轉(zhuǎn)了一下,陰沉沉的天突然放晴了,云開日出,遠處的山頂一夜之間有了白雪,云霧在山腰繚繞,山溝里桃紅柳綠,高原之春的驚世之美令人意亂情迷。
白瑪崗,隱密的蓮花圣地
飛機把我們送到了墨脫縣城白瑪崗的一個空地上,和其他鄉(xiāng)一樣,這機場也十分簡陋,就是一塊平整了一下的空地,周圍還有幾頭豬在那里吃草。在藏傳佛經(jīng)中,“白瑪崗”意為“隱密的、刻劃而成的蓮花圣地”。據(jù)說從空中俯視墨脫縣,就能發(fā)現(xiàn)整個墨脫宛如一朵巨大的蓮花,它的花心就在今天墨脫縣“縣城”的所在地,周圍的群山則是一爿爿花瓣,但我在直升機上好像沒看出來。
墨脫所謂的縣城其實只是人們心中的一個稱謂罷了,這里只有幾十間房屋零落散布在山坡上。墨脫,意為“花兒”的意思,這里四季如春,因而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
“佛之凈土白瑪崗,圣地之中最殊勝。”歷史上,許多佛教信徒都把一生中能到白瑪崗走走視為最大幸事。這里居住著門巴族和珞巴族人,“門”意思是居住在門隅地方的人,公元七世紀(jì)門隅地區(qū)就在吐蕃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下。門巴族現(xiàn)有6700多人,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使用藏文,門巴族人認為自己的祖先是猴子。珞巴族意為“南方人”,源于藏族對居住在珞瑜地區(qū)的人的習(xí)慣性稱呼,有2000多人,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珞巴族人的祖先傳說是從山洞里移居出來的。
在大峽谷拐彎處的加拉莎和邦辛一帶,住著米新巴部落,在達木、卡布地區(qū),住著米古巴部落,在墨脫東南部印占區(qū)的仰桑河兩岸,居住著達額木部落此外,還有希蒙、巴達姆、堅波、博嘎爾、博日、棱波、民榮、米鳥等20多個部落,他們都是珞巴族的組成部分。墨脫境內(nèi)的珞巴又分為東貢、達昂、當(dāng)布、亞讓、龍工、米仁、格林等十余個支系。峽谷處的米古巴部落主要由波覺和嘎窩兩個氏族組成。
在墨脫,最神秘的事就是有關(guān)“下毒”的傳說了,據(jù)說原始的門巴、珞巴女人有的時候在敬酒時,大拇指摳在碗沿上,指甲縫里藏著毒藥,觸到碗里的黃酒,毒藥就會溶入酒中,神不知鬼不覺的。他們認為把那些貴人毒死后,死者生前的福分可以轉(zhuǎn)到自己身上。
西藏有關(guān)民俗專家說:“下毒”的事,在墨脫久遠的歷史上可能曾經(jīng)有過,但解放后,他們從沒見過。倒是在墨脫見過在箭頭上沾毒,射殺獵物的,用的是從一種叫“見血封喉”的樹上和一種叫做“一枝蒿”的植物上取的毒汁。他們認為,這種傳說可能與用此種方法射殺獵物有關(guān),也不排除門巴、珞巴族為了對付仇敵,故意散布這種說法。下毒的原因看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已不必考證,但有一點可以看出來,弱小者往往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求得生存,綿綿大山中,能生存就是奇跡。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