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喀什有兩副面孔,老城和新城,
因此,喀什也有了兩種生活,兩種時間。起初很是認同,去喀什總會去兩種時間里徜徉一番,
然而,這個概念卻因為喀什成為經濟特區(qū)而改變了,現在的喀什已經變成三副面孔,
老城、新城、特區(qū),隨之,喀什有三種生活,三種時間。
“你可以一眼望穿烏魯木齊的五臟六腑,但你永遠無法看透喀什那雙迷蒙的眼睛。”作家周濤筆下的喀什,無限神秘更令人神往?κ怖铣莾叭皇浅鞘欣锏拇迩f,泥巴糊的房屋、迷宮式的小巷、古老作坊里的手藝人、閑聊的婦女、奔跑的孩子,這些與喀什市附近的鄉(xiāng)村很是相像,老城最多的藝人是土陶藝人,如今也只剩下兩人了,他們固守著古老的手藝,悠然地活在一千年前的時間里,他們在時光里沉浮,仿佛與自己的祖輩在土陶手藝里相會;喀什新城,正在退卻鄉(xiāng)村氣質,百年前的領事館成為今天喀什賓館的地標,維吾爾美食倏然搖身走進“皇宮”;喀什特區(qū),還在規(guī)劃中的地域,卻在影響著喀什的現在——一夜之間,喀什多了許多職業(yè)經理人;西餐與維吾爾美食相互融合;那些尚未交工的五星酒店正悄然改變著古老喀什的氛圍……
喀什老城厚重的土墻擋住了嘈雜,在深邃的小巷里,時光似乎停滯了。
喀什的小巷很有名,小巷雖是七拐八繞卻又有章可循。提起小巷不得不提小巷所在地“高臺民居”,“高臺民居”維吾爾語譯為“高崖土陶”。既然被譯為“高崖土陶”,肯定有它的來歷。
在小巷的盡頭就是吾買爾江兄弟家,哥哥艾尼瓦爾•艾力每天在作坊里制作,弟弟吾買爾江•艾力負責出售。
說起喀什土陶,古老得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工藝,這個最初僅僅是維吾爾族人盛水裝物的日用器皿,在古城過去的歲月里,曾無比重視,無比輝煌,而今天卻不可避免地被價廉物美、堅固耐用的鋁制品、搪瓷制品、塑料制品所替代。
高臺民居上近十名土陶藝人,如今都已改行它途,另謀生路,而吾買爾江兄弟卻依然固執(zhí)地堅守著這門手藝,吾買爾江腦子靈活,將土陶轉變成工藝品,可以訂做,可以刻上名字,并設計制作了許多小型漂亮的土陶,類似于傳說中的阿拉丁神燈、小燭臺、小花瓶,還有各種規(guī)格的土陶碗,讓人看到后忍不住買一兩件帶走。
喀什(喀什噶爾的簡稱,意為玉石般的地方)是中國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東望塔里木盆地,西倚帕米爾高原。早在2100余年前,這里是絲綢之路中國段內南、北兩道在西端的總匯點,是中國對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樞紐與門戶之..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