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故鄉(xiāng),俺的目的比較直接,一個是看看父、母、姐姐一家,其次就是吃,吃,吃……那么我們直奔主題,展示一下西北美食很小的一部分,因為西北美食實在太豐富了,好了,吸一口氣,咱們繼續(xù)開始一個美食的饕餮盛宴……
在蘭州,四處可見清真餐館,這些餐館除了經營蘭州傳統(tǒng)的牛肉面外,還主營各種牛羊肉,以黃燜羊肉、胡辣羊蹄、手抓為主。比較有名氣的有十三公里、尕努、馬大胡子、馬菇拜、唐汪、馬忠華手抓大王、東鄉(xiāng)手抓王。上圖是手抓羊肉,分部位定價,呵呵,最好吃的是羊脖子,羊肉就是普通白水煮出來的,沾著椒鹽吃,一點都不膻。爺超喜歡這個,尤其肉肥一點,吼吼,一個人一盤子沒商量。每次去吃,我和爸媽都坐在一邊看他狼吞虎咽地吃這個。
這個是黃燜羊肉和胡辣羊蹄,爺最喜歡馬大胡子和馬忠華手抓大王的黃燜。就是把羊肉與土豆、粉條、青紅椒,加密制調料燉熟而成的。味道很好,我最喜歡吃里面的粉條和土豆。
每次回北京,我都帶著密封飯盒,打包回家兩份,最過分的一次打包了4份,很多朋友都愛吃,老爸他們都幫我惦記著,統(tǒng)統(tǒng)考慮好了……
兩大份黃燜一般一份是配了老媽給我們帶的發(fā)面小餅吃,一份是配了米飯,總之好吃到不行。啥味?不好說,想象吧,咋好吃,咋來。
說起蘭州牛肉面,那絕對是天下聞名,究竟怎么好吃,打個比方吧,吃過蘭州的牛肉面,保證你這一輩子都忘不了那滋味,即使街上隨便的一個小店,絕對的,吃過那個味道,再吃外地的即使掛了蘭州正宗牛肉面的大牌子,即使同樣的回民經營,無論叫啥,端上來的牛肉面,那也是涮鍋水一碗,蘭州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提著行李去牛肉面館里吃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面。呵呵,牛吧……
蘭州牛肉面講究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子油紅)、四綠(香菜綠)、五黃(面條黃亮)的五大特點。面條根據粗細可分為大寬、寬、細、二細、毛細、韭葉子、橋麥欏等種類。面條用手工現場拉成,一碗面不到兩分鐘即可做好,再澆上調好的牛肉面湯、白籮卜片,調上紅紅的辣椒油、碧綠的蒜苗、香菜,食之令人叫絕。
一般網上能搜到的最著名的馬子祿牛肉面,這次我特意去吃過,味道也就那樣,其實牛肉面館在蘭州隨處可見,我家附近1公里的馬路上就有6、7家,當地的蘭州人,一般就近,揀一個合自己口味的館子吃。外地人去那里的辨別方式就是,哪家館子人多,就進去吃,肯定味道沒差。我家附近有兩家馬學友牛肉面,廣武門那個店是我和爺最喜歡的了。前年回去發(fā)現重新裝修過了,里面有很多關于蘭州的民俗畫,給古老的牛肉面賦予了時尚的色彩。我最喜歡吃老奶奶愛的毛細,就是最細,類似龍須面的那款。黑哥喜歡吃韭葉子,也就是韭菜葉那么寬的面條。
可惜人家不讓拍照,他們現在有豪華套餐,也就是配肉、配蛋、配蔬菜吧,感覺不錯。如果去蘭州旅行,又受不了店面太小,可以選擇去這里吃,味道很不錯。
特意配張吃牛肉面的雕塑,爺第一次來蘭州,我逗他說,吃正宗的牛肉面的姿勢就是這樣的,結果他還真厲害,自己端了碗面,蹲在馬路邊上吃完了,給我樂壞了。
記住了,牛肉面是早上經營,一般下午兩點,幾乎家家關門了,除非去那些旅游定點接待的地方,說實話,那里當地人不去吃,倒是很干凈,味道差了很多。牛肉面在蘭州是早餐、午餐的代言詞。沒見過的肯定想不通,大早上塞一碗面進去是啥滋味,一碗面下去,小朋友一早上的熱量絕對夠了,保證回家的時候不是餓狼,我們從小就是早上一碗牛肉面,甚至學校里還開一家牛肉面館,逗吧,尤其是冬天,外面下雪,跑去店里來玩熱氣香氣撲鼻的牛肉面,吃完了,小臉紅紅的,呼著熱氣走出去,暖啊。
對了,二熱附近有家有名的薩達姆牛肉面,味道也超絕,下次我去那里拍去,馬學友味道好,就是不讓拍,笨笨,幫他們做免費廣告都不干。呵呵。
蘭州地處西北要塞,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西漢時期,在此設立金城郡,取“固若金湯”之意,到了隋朝,廢郡設州,因其城南有皋蘭山而得名蘭州,沿用至今。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黃河在這..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