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環(huán)線:私享山南小寺廟
1. 達隆寺,被凝固了時間的秘密
在去達隆寺之前,先在網(wǎng)上查閱了達隆寺的資料,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用來承載歷史的小寺廟,雖然不及那些大寺廟來得有名氣,可是達隆寺卻因為它古黃色的歷史而變得滄桑厚重,你身在其中,會發(fā)現(xiàn)寺廟里面的時光都變得神圣而充滿質感。
在經過無數(shù)個零落的村莊后,我們到達達隆鎮(zhèn)。達隆寺是達隆噶舉派的祖寺,由達隆塘巴?扎西華創(chuàng)建,弘傳噶舉教法。達隆寺規(guī)模宏大,經過歷代堪布的建造,形成的寺廟不僅氣勢恢宏,且寺廟內有各種奇珍異寶。據(jù)《衛(wèi)藏道場勝跡志》記載:“吉祥達隆塘寺內的佛教的圣跡遺物多至不可勝計。其中最主要的是在達隆塘巴大師的茅篷內有曾經開口顯過圣的神像。大殿上層有仲敦巴大師像,像上的頭發(fā)還在生長。如是等等非常神奇之物難以細數(shù)!
佛像建在山下的新殿內,我們進去參觀的時候由于時間關系,并未見到其真面目,這一點頗為遺憾,不知道佛像是不是真的神奇,但是寺院內喇嘛們的誦經聲音、寺院墻上的圖案以及門前點燃的香仿佛把我們帶回到幾百年前的達隆寺,我們就是那個虔誠而來的人,只為這里的歷史而十指相扣、祈禱念經。院內墻角擺著成排的泥塑佛像和半山上的3尊佛像靜靜的佇立在旁,他們的眼神里有神,他們的不語藏有秘密。我們被深深地感染了,一路下來皆不言語。
2. 達隆寺,建在神的旨意下
拉隆,藏語意為“神的旨意下”,那個在神的旨意下建成的拉隆寺就位于洛扎縣。我們離開達隆寺,就開始往這里行駛。寺院坐落在一片開闊的河谷臺地上,一條名叫洛扎努曲的河從寺前咆哮東流,使得這個小小的寺廟并不像其他的寺廟一樣靜謐幽靜。涉水到達拉隆寺,我們才得以看清這個小廟。寺院背山面河,座北向南偏東,寺院周圍古樹參天,風景宜人。拉隆寺的大門殘舊而古樸,可以看到歷史踏過,歲月洗刷的痕跡,但是進入大門,里面卻處處與大門的不同,繞在主殿墻上的一排石制骷髏頭讓我想起了著名的骷髏墻,神秘與詭異頓時顯現(xiàn)出來。四排石刻骷髏分別以透雕形式刻在30公分見方的石頭上,砌墻時將石刻骷髏一面向外一面與墻糅為一體,遠遠望去像一排排骷髏深嵌在墻基上。
寺院的墻上還有奇特的石刻棋盤,不能斷定時日。千年前繪于墻上的壁畫也慢慢地失去了原來濃烈的色彩,斑駁的墻上隱約可見當年的盛景。這不禁讓我想起拉隆寺的一個傳說:桑耶寺的創(chuàng)始人蓮花生大師、赤松德贊法王、寂護大師三人的前世是印度國王的三個兒子。三兄弟為弘揚佛教合力修建了一座白塔。塔成之后,三人非常高興,分別許愿說,將來要轉世到東方做一個傳佛的國王、傳佛和保護寺廟的僧人。為修塔辛苦的一頭老牛見三兄弟只顧自己許愿而忽略了它,十分生氣,就私下也許一個愿:將來轉世做滅佛的國王。剛好一只鷹飛過,聽到老牛的許愿后,也許下一個愿:將來轉世做殺掉滅佛國王的活佛。后來,大家的愿望分別實現(xiàn)。老鷹變成了拉隆寺的一位活佛,因不滿朗達瑪?shù)臏绶鹫撸洳乩,刺死朗達瑪。而該寺注冊僧人,就是那個吐蕃末期刺殺藏王朗達瑪?shù)纳死?白吉多吉。這個傳說和歷史混合的故事,真是有點耐人尋味的。
東環(huán)線:穿越雅礱河谷的迷霧
D1
貢嘎→敏珠林寺→朗色林莊園→桑耶寺→澤當
宿:澤當
1. 拉薩機場位于98公里外的貢嘎,機場巴士往返于機場和拉薩市娘熱路的民航售票中心,車程約1個半小時,費用30~40元。抵達貢嘎機場,步行30分鐘左右走至機場外的三岔路口候車,桑塔納、普桑等小轎車恭候包請,至澤當價格一般在150~300元不等。
2. 車至扎囊,在扎囊縣和扎囊河以東扎期區(qū)的敏珠林村可參觀西藏紅教寧瑪派的主寺——敏珠林寺,還可一覽位于寺院旁邊的藏香廠,敏珠林寺藏香遠近聞名。
3. 車再前行約30分鐘,是山南地區(qū)扎囊縣朗色林鄉(xiāng),與著名的桑耶寺隔江相望的朗色林莊園便直面在眼前。
4. 車到桑耶渡口后可坐渡船到對岸,游客10元,藏族3元;到對岸還需再搭卡車或拖拉機或客車才到桑耶寺,坐渡船過雅魯藏布江和坐拖拉機到桑耶寺也不失是另一種感覺的體驗玩法。
D2
澤當→桑耶寺→青樸修行圣地→聶瑪隆圣洞
宿:澤當
1. 坐車前往桑耶寺,路較難走,比較顛簸;在對自己體力有足夠的估計后,便可徒步前往。當然也可選擇包車前往,但徒步不僅僅是因為路難走,而且對朝拜者來說還是虔誠的表現(xiàn)。
2 在青樸山由低到高的一一參觀、朝拜、點燈、燒香、許愿,大大小小的山洞無疑是青樸山最大的亮點。最著名的是位于最高處內溫扎寺旁的蓮花生大師修行的紅巖洞,還有下面的措杰洞、法王洞、魯堆瓊欽洞等,另外還有一些寺院和尼姑庵及信徒們修行的洞穴和簡易的房子,可進去盡情地與和尚、尼姑、苦行者們打招呼,他們很是友善,記住臨走時施舍點零錢。
3 到了青樸山聶瑪隆圣洞是必去之一,傳說蓮花生大師曾在此洞念長壽經10萬遍,五世達賴羅桑加措也曾在此念長壽經達14個月,故人們多來此為親人祈壽。下山時砂石超滑、植物帶刺,切勿抄近道。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