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大峽谷:最凌厲的河流劈出最深的谷
早晨8點,林芝的陽光剛穿透云層一泄而出,我已經行進在去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途中。6~9月,密集的云層在林芝上空組建出了一個新的世界,太陽就是榮耀的王,任何一次出現(xiàn)都顯得尊貴,峽谷中的視野猶如金碧輝煌的殿堂。
翻越海拔5012.13的米拉山口,便離開墨竹工卡縣到達林芝工布江達縣。行云流水般的游走,這條線路被人可圈可點的地方不少,但總是覺得缺少欣喜和更有質感的觸動。尼洋河可以說是一個例外,反復進出林芝,尼洋河水仍舊讓我覺得是值得恭敬、虔誠對待的一條充滿女性柔美的河流。
事實上,“她”也滋養(yǎng)著世代的工布人。作為雅江三大支流之一,發(fā)源于米拉山西側錯木梁拉,全年清澈,春夏和秋季折射出碧綠與瓦藍的琉璃,婉轉于淺灘白沙間。在羌納鄉(xiāng)與雅魯藏布江的會和,反倒覺得是活生生的一出“一生一代一雙人”戲目,兩條江河的碰撞,年代久遠也從未被干撓。千折百撓中,如果你足夠安靜,一定可能捕捉得到兩條江的情感。
我一直在思考在大峽谷景區(qū)里還能有些什么玩法?派鎮(zhèn)已經分泌出與這塊土地共同生長的亢奮情緒。它將成為旅行者們更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文本、聲音、影像、旅行和自然體驗的集中營。我更希望派鎮(zhèn)、大峽谷及這里的一切能堅守住這份讓人舒適的溫暖,不要那么急于被人類冒失的好奇征服。
租上一輛山地車,穿行江邊一兩個村莊,是享受這次旅行的不錯途徑。安寧的漫游是我所追尋的旅行方式。
玉松村在景區(qū)公路左側,臨近大桑樹景點的一個岔路口上。往下騎行,90%都是碎石路,很快就能看到臨江而居的玉松村。村門口的核桃樹之大,我都懷疑它的根系已經延伸到每戶房屋的地基。村里的樹三分之二都是桃樹。春天,這個村莊會是粉色。
快到江邊了,穿過幾片熟透的麥田,結實的青稞麥穗打在手上,它在告訴你,你也可以生出根來,吸取使人更健康的力量。這里離南迦巴瓦附近格嘎樹還有段距離,如果要徒步過去,需要涉一兩小時的河灘。雅江的河灘可不是擺擺樣子,石頭們的氣勢和顏色對旅行者來講簡直是一種嘲弄。順著這峽谷江河,你看到的巖石,代表的是久遠,是地球的內部。能看到這久遠的地球結構,全因為雅魯藏布江之水的萬年沖刷。水這樣柔性的物質,在這里,經歷萬年的沖擊,劈開了喜馬拉雅山,造就了世界最深的谷。面對這樣溫柔而凌厲的雅江,你會深信,腳下流淌的每一滴江水都是一個來自遠古的奇跡。
停歇在直白村,已近落日。云霧退去,光線柔和。村民輪流用收割機挨家挨戶收青稞。一家老小在暮光之下忙碌。南迦巴瓦峰腰掛云帶矗立一旁,除了作為一個景觀的存在,它真正的身份是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中心,具有更偉大的價值:引入印度洋暖流進入西藏東南部,創(chuàng)造出林芝的溫潤、富饒。大峽谷如一根巨大的血管源源不斷地滋養(yǎng)生命,創(chuàng)造了青藏高原東南部應該是蔥郁而非干旱的合理性。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