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山西小吃,缺一不可!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這句民謠最能表現我們山西過年時的熱鬧,絕對是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其實,山西人準備過年從臘八節(jié)就開始忙活了。
農歷二十三日照例是燒香祭灶王爺,因為從小家里的教育并不封建迷信,祭灶王這道工序在我們家是被省掉的。到二十四日則是全家大掃除日,從屋內到屋外,哪怕是屋頂墻角都不能放過,務求一塵不染。包括被褥、窗簾等都要拆洗換新,若是把臟的東西留到來年在太原是很不吉利的事情。要注意的是,在太原的習俗中,一定得在初一之前洗澡、理發(fā)、刮胡,因為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且正月里理發(fā)也被認為不吉利。
鼓樓街,邊走邊吃
這些都忙清了,就是置辦年貨了,小時候一到過年就特別開心,媽媽會提前一周就帶我去逛鼓樓街,那條街跟北京的王府井很像,保存著民國初的古典式洋樓,兩邊有小吃有商城。最喜歡吃的當然是太原首屈一指的“頭腦”了。這可是太原特有的風味小吃,也是一種特制的藥膳,據說已經有300多年歷史了,由黃芪煨面、蓮菜、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再加腌韭菜做引子,雖然有點兒藥味,但是入口感覺好極了。太原人喝頭腦時通常會配著“帽盒”,吃,這也是太原的風味特產,其實就是一種烤制的面餅。吃法類似羊肉泡饃,把“帽盒”泡在“頭腦”湯里,噴香耐嚼。
除了吃小吃,我的注意力就只在衣服上,我喜歡挑價格貴的,在我看來貴的就是好的,好在媽媽每次都會買給我。還記得當時流行花棉襖,而且一定得是一套同色的,最開心的是新年時穿著新衣服在院子里給鄰居拜年,其實是在和別的小朋友們暗自較勁,比誰的衣服更好看。
一成不變的依然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圍成一桌包餃子,還會在里面擱上硬幣,據說吃到硬幣的孩子一年都會有好運氣。每次我都會試圖去包幾個有錢的餃子,把它包成奇怪的形狀,有時給它加條尾巴,有時給它捏個耳朵,這樣我就知道哪個餃子里有錢啦!還有一個必備菜就是煮南瓜,年三十就得用小米加南瓜一塊煮好,待到大年初一再吃,所謂“吃翻身瓜”。
調皮搗蛋打過年
我的性格很男孩子氣,從小就會和鄰居小伙伴打架鬧事,除夕夜照常是要放鞭炮的,我喜歡和鄰居的小男生們拿著炮,炮口對著空地,比誰的炮炸的遠。有年鄰居一個比我矮的男生把炮扔在我家門前,我也點了一個往他身上扔,結果就扔中了,后來兩人扭打成一團,我在身高上占了上風,打贏了他。依稀記得他哭著回去找家人告狀的場景,我可是有種女中豪杰的感覺,拍拍身上的土仰頭走回家了。多年后,又見到那個男生,想起當時的場景都覺得
現在對“年”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淡薄了,小時候是盼著趕緊過年吧,現在是盼著年趕緊過完吧。不過年夜飯還是必要的,尤其工作后很忙,每年過年就是和家人團聚的日子,一定要珍惜。
Tips
推薦太原購買年貨的地方:
鼓樓街
交通:火車站門口乘坐19路或602路到省政府站即可到達
推薦太原吃年夜飯的餐館:
晉陽飯店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北路1號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