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正文
宗貢布,又一個溶洞
從山上下來,我們直奔阿扎村,順利地找到了巴桑姑娘開的茶館,點了一份蛋炒飯。一吃之下,大為驚喜,炒飯不論是配料、賣相都非常地道。后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巴桑姑娘在拉薩的“瘋牛餐廳”做過服務員,她的手藝就是那時學來的。后來的幾天,我們的早午晚餐都到巴桑的茶館用解決了。同時,這里也是當?shù)厝撕染、聊天、打桌球的地方,十分熱鬧。
第二天中午,我們吃過蛋炒飯之后,向另一個大溶洞宗貢布出發(fā)了。宗貢布溶洞位于扎囊縣阿扎鄉(xiāng),海拔4800米的宗貢布山腰上,海拔同扎央宗差不多,但上山的路卻要難走得多。
大約走了三個小時,我們才遠遠地看到洞口附近懸崖邊有一所屋子。待到達洞口時,發(fā)現(xiàn)有圍墻把洞口圍了起來,關著門。這里有一個喇嘛修行的屋子,但他不是山洞的管理者。主人熱情地邀我們喝茶。
小屋的主人是云南人,在四川出家,曾跟隨寧瑪派一位大活佛學習,后經活佛指點來這里修行。談到興起,這位喇嘛自愿充當向導,帶我們進洞。
幽深洞中觀神湖
宗貢布溶洞深35.3米,寬24.4米,高30米(這個尺寸僅是洞口大廳的大小)。洞內有湍急的泉水,洞壁有一串串小鐘乳石構成的奇觀——珍珠壁,還有很多神奇的傳說。當?shù)厝送ǔ⑦@個大洞口叫“卡欽”(意為大口),洞口處有一座小拉康,內供蓮花生塑像,面積約8平方米。
在洞口,一股清流自洞內深處奔流而出,水勢還不小,難怪傳說洞內有“多聞天子湖”和“吉祥天母湖”。洞頂棲居著野鴿子,“撲哧”、“撲哧”地飛來飛去。在數(shù)不清的縱橫交織的經幡里面,還藏著一座小神殿。一邊的洞壁還有些諸如蓮花生及其他佛像的浮雕。
從洞口扶梯而上3米,是一個面積約60余平方米的平臺,有瑪尼堆。平臺到洞頂高約20米,在洞的頂部和左右到處是大大小小的溶洞。我們的頭燈、電筒在這漆黑的洞內幾乎不起什么作用,看不到任何東西,只是跟著喇嘛走。到了洞內深處,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直徑不足1米的小口,里面?zhèn)鱽韲W嘩的急流聲,喇嘛說里面他去過,但水大的季節(jié)過不去!按搿(湖)就在里面。
鉆過小洞,就是貼地面而流的水,幸好水不大。爬上一個2米左右的高臺,過木板橋,終于看到一個湖了,其實說是水池也可以,狹長且很小。洞內流出的水就源于此處,到這里才算是洞的盡頭。傳說作惡之人,到此處必墮湖中。
在卡欽洞上部稍偏北處,還有一小修行洞,此洞洞口和洞內都相當寬敞,洞深約30米。洞口處的壁面都經過長期的煙熏火燎,厚厚的一層煙黝存留在整個洞口崖面上,傳說以前曾有人在此長期居住,在洞內南壁還有一個洞口,洞略小,黑暗潮濕,亦為修行處之一。
巧遇望果節(jié)
正是青稞成熟的季節(jié),而我們也幸運地趕上了阿扎村舉行的“望果節(jié)”。
“望果”是藏語譯音,意為“繞地頭轉圈”。望果節(jié)是藏族同胞歡慶豐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流行于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舉行時間大約在每年藏歷七、八月間,具體日期隨各地農事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以后、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歷時一至三天。
我們下山時,“望果節(jié)”的巡游已經開始了,起碼有上百人的隊伍,藏族姑娘小伙們都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在阿扎村北面的空地,大批村民已經聚集在這里,觀看正在進行著的精彩馬術表演,主角是村子里面的年輕人。只見穿著盛裝的年輕騎手們,一個接一個地從這頭跑到那頭,并在馬上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以顯示高超的馬上技藝。待最后一個跑完,他們又排成一行,像巡游一般列隊騎回起點。
天色漸暗,慶;顒右步Y束了。由于明天必須起程歸家,我獨自去尋找離阿扎村不遠的錯杰那木措寺。
錯杰那木措寺所在地是赤松德贊的妃子康珠?益西錯杰的出生地,始建于8世紀中期。該寺是在康珠?益西錯杰轉嫁蓮花生大師后,為紀念她獻身佛教事業(yè)而修建的。當時,該處曾有一小泉,益西措杰出生在這里后,此小泉逐漸變大,最后成為一湖泊,叫措杰拉措,亦稱“措杰魂湖”,F(xiàn)在能見到的水池呈長方形,四面用石塊砌成,深約4米,清澈見底。
蓮花生大師進藏后,首先為藏王赤松德贊、王妃康珠·益西錯杰以及三名邀請者共五人在瑪薩上宮殿前授灌頂。蓮花生大師認為王妃康珠·益西錯杰是智慧白空行母的化身,請求藏王能以她啟開密宗法門。藏王赤松德贊遂將愛妃及五種順緣物,奉于蓮花生大師。在桑耶青樸格貢(今西藏山南扎囊縣境內),蓮花生大師引據(jù)三藏等,為康珠·益西錯杰剃度受戒。益西錯杰遂成為藏傳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出家者。此后,藏族地區(qū)才開始有了出家尼僧。
第二天一早,我們搭乘旅館主人家的車子到達章達村口,這里有一條貫穿雅魯藏布江北岸的砂石路,東去方向的路牌寫著“桑耶寺”,西去的方向寫著“渡口”。路邊一臺拖拉機上,坐著零星幾個當?shù)厝,等人滿了就開去渡口。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結束了扎央宗之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