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正文
洞中的別樣風景
爬過木梯僅是過了第一關,接下來是鉆洞。洞口窄小,僅能容一人通過,而且必須爬著溜上去,真是名副其實的鉆洞啊。洞口與水平有一個二三十度的仰角,而且洞壁光滑,雙腳并不能用上力,雙手也很難伸展,游人只能靠抓緊洞內(nèi)溜下一條牛皮繩往上爬。有些狹窄的地段,還要脫掉外套才能通過。
爬了20多米,洞內(nèi)豁然開闊,我們到了一個較大的洞廳。這里有一上一下兩把梯子,也有各式各樣的鐘乳石。洞廳邊上有一小洞室,與洞廳由薄薄一層石壁相隔,入口為極窄的小窗口。洞室相傳是蓮花生修行三年的寢室,里面自然是供奉著蓮花生大師像。
爬過木梯僅是過了第一關,接下來是鉆洞。洞口窄小,僅能容一個人通過,而且必須爬著溜上去,真是名副其實的鉆洞啊。
進小洞室相當不容易:必須頭部先進,伸直雙腳,然后雙手撐地爬進去。而且要小心,小洞室內(nèi)當中就是一個坑,一不小心就會栽進去。出洞時卻要反過來,腳伸直先出,然后手撐地后退,因為外面就是陡壁,沒有足夠空間讓你直直地爬出去。
向導尼姑到了小洞室后,伸手在洞室中央的大坑下?lián)赋鲆恍┌咨勰诺阶炖,說這是“糌粑”。朋友勇敢地試了試,認為有點像。據(jù)《衛(wèi)藏通志》記載:“薩木身寺附近,在扎洋宗之巔,寺內(nèi)有洞,高二千丈,梯而上,洞內(nèi)有石蓮花佛座,座前石幾盆,內(nèi)有白土可食,味如糌粑,次日復出……”其實這里所說的白土應該就是所謂的“糌粑”。
探尋央宗新圣地
從“天梯”下來后,同行的當?shù)厝烁嬖V我們再往山上走,還有一個洞。于是,我們繼續(xù)爬山。那個洞口很矮,隱于山體,若不留意,很容易錯過去。據(jù)資料說,此洞被稱為“央宗新圣地”。傳說多吉扎仁增四世活佛洛桑?白瑪赤烈變化成一只雄鷹,打開了此洞門。在洞口頂上,我們看到了那個圣跡——一塊形似雄鷹展翅狀的凸起巖塊。
多吉扎仁增四世活佛實際上應該稱作“仁增欽摩?多吉扎”活佛;罘鸬乃聫R叫“多吉扎寺”,全稱“土登多吉扎寺”,位于貢嘎縣昌果鄉(xiāng)多吉扎村的勇宗山麓,與扎央宗一樣,都在雅魯藏布江北岸。寺廟始建于十六世紀末,為藏傳佛教寧瑪派中“北藏系統(tǒng)”(伏藏)的重要寺廟,在前藏地區(qū)與敏竹林寺齊名。
洞里很潮濕,很多地方都非;叩臅r候要相當小心。往里深入,越來越寬敞,據(jù)資料說,洞深50余米,寬8米左右,最高處有10余米。洞內(nèi)許多地方,都有成組的仙人掌、頂天柱、乳鐘壁面等,千姿百態(tài)。此外還有天然形成的賢劫千佛像、五百羅漢缽盂、八大聲聞缽盂、仁增?白瑪赤烈的瓷碗和伏藏護法玉珍瑪?shù)墓┢,讓人嘆為觀止。
我們一行人,走走停停。遇到狹窄處,還要與對面出洞的人相互退讓,花了好些時間才到洞的盡頭。這是一個水池,池中有一巨大石筍,上面掛滿了哈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