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庫的澡塘?xí)?/strong>
冬日的怒江峽谷里沒有絲毫寒意,“三角梅”和木棉花開得正艷,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人全身發(fā)燙。
更讓旅行者“頭腦發(fā)熱”的是在怒江邊舉行的澡塘?xí),不僅可以看到平日難得一見的“上刀山下火!碧丶急硌荩姓T惑力的是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沒有絲毫矯飾的溫泉天體浴。
大年初二的清晨,并不繁華的六庫縣城顯得格外熱鬧。街上熙熙攘攘的都是人,穿著平日里難得一見的傳統(tǒng)服裝,個(gè)個(gè)臉上喜氣洋洋。剛剛走上街頭,便有“面的”師傅向我打招呼:“上車吧!趕澡堂會去!笔前,在這個(gè)特別的日子里,還會有別的什么選擇呢。
不多時(shí),車子在一處泊滿車輛的路邊空場停了下來,這里就是登埂了;焱谏碇魃褡宸b的人群中,我走下公路邊的斜坡,來到緊鄰江邊的澡塘?xí)䲡䦂觥粔K比籃球場稍微大些的田地。一群身背弓弩的年輕人和我熱情地打招呼,他們來自貢山,是來參加射弩比賽的。
會場上已是人山人海。隨處都是賣涼粉、糍粑、酸辣粉和炸土豆條的小吃攤,靠山邊的地方整齊排列著十幾頂帳篷,里頭鋪著被褥,堆放著各種家當(dāng)——這是攜家?guī)Э谶h(yuǎn)道而來的山民。按照傳統(tǒng),每年的澡塘?xí)陂g,居住在高山峽谷中的傈僳人都會扶老攜幼,帶著豐盛的食品,從四面八方趕到溫泉邊,過幾天“親水”的舒服日子。
此地風(fēng)俗淳樸,并無男子走近池邊觀看,只有一些人坐在遠(yuǎn)處,一邊休息一邊遙望著泉池。浴女們似乎并不介意那些人的遠(yuǎn)觀,悠然自得地在熱氣騰騰的溫泉水中舒展著身體,老老少少,說說笑笑。而泉眼上的那株木棉樹正是滿樹繁花之時(shí),仿佛架在半空的一把紅傘,為這些女人們遮陽蔽蔭。一陣江風(fēng)拂過,木棉花落入池中。不知誰靈機(jī)一動(dòng),用木棉花擦洗身體,池水被染成了醉人的緋紅色。如此天人合一的純樸景象,倒是讓我這個(gè)衣裝整齊的外來看客感到有些不自在。
聽坐在旁邊一起乘涼的當(dāng)?shù)厝苏f:從前的時(shí)候,來泡溫泉的傈僳人是沒有性別區(qū)隔的,男男女女,共浴一池,嬉戲打鬧,其樂融融。這幾年實(shí)行男女分浴,他們把這幾眼溫泉分給女人和孩子,下游的幾眼泉分給男人們。參加澡塘?xí)拿褡咫m多,但泡溫泉的卻還只有傈僳族。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