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記者 王敏
近日降溫的預(yù)警接踵而來,南國的空氣里總算嗅到了一點冬天的味道。民間有諺稱“冬令進補,開春打虎”,講究食補的廣東人心中自是了然,于是天氣稍變,一時間便也花徑掃凈,燉湯飄香。
小燉盅,大學(xué)問,老情懷
廣州人的湯水主要是“煲湯”或者“燉湯”,“煲”是將鍋子直接放于火上燜煮,而“燉”則是以隔水方式蒸煮為原則;煲湯會使湯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軟,燉湯則是原汁不動,清而不混濁,可見燉湯比起煲湯更上了一個層次。也正因此,燉品的滋補作用要強于各式煲湯,因為它不僅能保持食物的原味,而且營養(yǎng)大都融在湯水里,不會丟失之余,更易被身體吸收。所以在寒冬,為著要給春季積蓄充沛的能量,人們對燉品的熱情是持續(xù)高燒。
不過,現(xiàn)在自己在家做燉湯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一來大嘆煤氣貴;二來在酒樓食肆,或者街邊小檔,燉品的香氣總是不缺,清補型諸如西洋參燉竹絲雞、雞腳燉花生、清補涼燉瘦肉,滋補型的則有淮山枸杞子燉兔肉、黨參北芪燉竹絲雞、淮山枸杞子燉羊肉等,花款多多隨叫隨吃,省去買料、備料、燉的種種繁瑣。
雖少了自己動手,但嘴刁的廣州人仍然“本性不改”,該講究的仍然在講究。就從“燉湯”的器皿來說,大的燉湯鼎直徑可以有手臂長,而最常見的則有小巧精致的白瓷燉盅。而說到燉盅的材質(zhì),自是以紫砂為佳,因為其保溫性好,長時間燉煮也不會影響湯味。
廣州人的燉湯一定要用“靚料”,不然就浪費了幾個小時的功夫了。但也不是說把所有的貴重材料堆在一起就是好,例如在各種中藥材與肉類的搭配上,就存在中醫(yī)所說的“配伍”關(guān)系。如果搭配不好,則會導(dǎo)致中醫(yī)所說“相惡、相殺”的負面功效。據(jù)食療專家介紹,一盅燉湯里面,最好不要超過4種中藥材和2種肉類。
燉湯豈止“燉”這么簡單
大凡好的燉品都標榜“原盅燉制”,其實除了“原燉”之外,還有另一門更高境界的燉法———“分燉”,也就是將一個燉品的原料分為幾盅燉制,燉好后再合成一盅!霸瓱酢钡臏废鄬鞚幔鈳в信淞系念伾;而“分燉”的湯品清澈如水,味香濃,但肉還是原色的。分燉法能夠適應(yīng)不同材料、不同的火候要求,自然對湯色也更加容易掌握。
分燉法的工序繁瑣復(fù)雜,多用于名貴的藥材。最近記者在鹿鳴酒家嘗了一盅家常的“西洋菜燉陳腎”。只見湯色清澈見底,味道卻相當濃郁。西洋菜稔而不爛,完全不像其他西洋菜燉湯那樣,把菜葉也燉爛了。經(jīng)行家指點,才恍然大悟———“分燉”也。就將西洋菜和陳腎按照正常的燉法先清燉至出味。
除了“分燉”的手法夠誠意,鹿鳴的燉湯譜里還有不少特別的燉品。例如一款“金米燉活遼參”,用山西小米、原條活遼參加入南瓜汁燉至金黃色,在上桌前的一個小時再加入鮮蝦球和小棠菜。吃起來,似粥非粥,似湯非湯,卻有著濃濃的鮮甜。還有一年四季都適合的“嶺南第一湯”,用山泉水配以漢方古料,加上牛大力、土茯苓、老龜?shù)炔牧蠠踔,?jù)說這是酒家目前賣得最好的一款燉湯。
除了“分燉”這種手法外,燉湯中的所用的藥膳也很有講究。食養(yǎng)坊的“藥膳燉湯”,品種有好幾十種,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山中藏的皆可作燉湯之料,不同的食材搭配不同的中藥,功效也截然不同。價錢從10元至二三十元不等,個別品種如蟲草燉水鴨的,則要百多元。
據(jù)說這里的燉湯每天從早上5點開始準備,師傅要細心將湯料分到每個燉盅里面,大概6點左右,將配好湯底、藥材、肉類的燉盅,放入蒸爐里面,隔水清燉4個小時。
而當中也有不為人道的,就是獨家調(diào)制的“湯膽”。據(jù)介紹,“湯膽”是按照中醫(yī)教授的配方,集十幾種中草藥熬制而成的濃縮湯底。將“湯膽”分配到每個燉盅里面,引導(dǎo)各種中草藥的功效到達人體所需的位置。同時,“湯膽”還可以中和各種材料的味道,把酸、辣、苦等口感不好的中藥味道減淡,溢發(fā)出材料的香氣。
這里還有不少有食療作用的藥膳菜,冬天燉湯以潤肺補腎為主,一盅清潤的“玉竹麥冬燉蘋果”很受歡迎。而搭配這款燉湯的菜式,店家就推薦有滋補功效的“紅腰豆豬尾煲”,一潤一補兩相宜。此外,某些食材不能與燉湯一起吃,像白蘿卜就會解藥性,而鐵觀音、普洱這類的茶葉則會解湯氣,所以喝燉湯配清潤的桑葉茶為佳。
廣東古時一直是“百越之族”居住的地域,清政府在這里設(shè)置了廣東省,于是廣東的名稱沿用至今。這里自古就是我國的富庶之地,早在秦漢時代已經(jīng)有對外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活動,到近代,廣東更是成為商業(yè)發(fā)達的地..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